17章 敲诈勒索-《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第(3/3)页
    薛平河!
    卢象英心中一动,没有顺着郭大的话说下去,而是问道:“倒是叫人好奇,一个总旗,为何敢刺杀一位总兵?”
    也许能套点话出来。
    郭大不疑有他,摇头道:“我只是区区一小旗,哪里知道其中猫腻,估摸着薛总旗还是忠诚于大明,一直蛰伏在军中寻找机会。须知——”
    顿了一下,语气颇有些尊崇,“薛总旗还有个身份,他是阳武侯薛濂的隔房侄儿,若是没有这场大动乱,以阳武侯薛濂的地位和权势,薛总旗将来怎么着也该能当个指挥。”
    阳武侯薛濂?
    卢象英循着记忆,很快知道薛濂是何人。
    薛濂,祖上是永乐年间的靖难功臣阳武侯薛禄,就是那个被因为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抢一个道姑,结果在皇宫里被纪纲开瓢的薛禄。
    恍然大悟。
    这就难怪了。
    薛家一直忠诚于大明,如果薛平河是薛族人,那么刺杀刘良佐就说得过去,不愿意跟随自己反清也说得过去。
    民间反清,反完之后怕不是要继续起义反明。
    所以薛平河和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
    又有些奇怪。
    郭大为何要给自己说薛平河的事情,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
    果然。
    郭大看了一眼卢象英,握刀的手紧了紧,眼里闪烁着狡黠,“你主仆三人怕不是一直在前湖庙罢,你们见过薛总旗对不对?倒是不巧了,刘泽涵将军让我们审问幸存者,看是否有薛总旗的同伙。”
    怕什么来什么!
    卢象英再次感叹,幸亏有前车之鉴,没把郭大看成路人甲乙丙丁——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没几个傻子。
    就算是路人甲乙丙丁也该有智商。
    在很短的时间内,卢象英猜到了郭大的意图,反倒是放下心来,郭大这么拐弯抹角的将自己军,不过是有所求而已。
    就算自己说没见过,他也会笃定自己见过,从而敲诈勒索一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现在说什么就是什么。
    人终究是自私的。
    尤其降兵。
    没有大义和正义可言,所求只能是钱财富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