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剑神三关-《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2/3)页
世间只有脱力而死的战士,几曾见脱力而死的鱼?
锵锵锵锵锵锵锵锵,剑声如爆豆子般一路响下去。
年青人额上已有汗渗出。
此役之艰辛,如一弹指间就要判断百十道闪电的去势,每一剑之回应要如针尖刺在绣花绷的一点上那么精确,否则就是死。
不过十个呼吸间,两人的对剑,已足以录成厚厚剑谱、传诵江湖!
这十个呼吸间的妙着,已经比有的剑客一生所能使出的,还要多。
年青人魏如生纵然今日埋骨于此,也当自豪。
任何一个剑客达到这步造诣都当自豪。
只是,纵然出剑已密、准、秀、狠兼具,又怎敌得过中年文士如臻化境一柄游鱼软剑。
剑软软、如鱼尾,在秦剑剑尖只一粘,轻轻荡开半寸去,年青人急回剑身侧挡,游鱼剑剑随人转,已翩然划过后方、鱼尾甩起一个剑花,年青人急以剑尖击之,却慢了半分,剑花在年青人手臂上点开一朵血花。年青人神色如铁,反肘下击,游鱼剑却轻轻一颤,流星般弹开,划出一道劲韧弧线,打在年青人剑势弱处,便把秦剑打开去,那道弧直劈年青人前胸!
年青人急后退、折腰、回剑横挡,那道弧已没入他胸中!
被秦剑一挡,并不力抗,在他胸前轻轻一吻便甩尾退开去,弧尖粘起一道血线。
年青人的胸前已出现一道深深伤口!
他已半身浴血。
可是他的背,仍然挺得很直。
死也要挺直肩背,他是一个剑客。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剑客便该死于剑。
年青人是否已看到了自己的死?
他的剑变急躁了,剑式更大开大阖,好像放弃了原先细致的路子,又像适才对付剑童一样开始砸。
可惜中年文士不是剑童。
年青人一式狠狠直劈,中年文士滑步便让过,游鱼剑柔腻一拂、顺势上削,年青人剑颤外荡、以挡带击,却被游鱼剑上带的潜力一震,肘间露出一个空档;游鱼剑轻点淡回、直投这个空档。
好一个空档!
年青人虎目圆睁,大喝一声“吼!”
右臂将这软剑狠狠夹在自己肉身上困住,秦剑抛左手,一扫原先诱敌时的急躁之气,便划出一道劲致的弧。
“大风起兮云飞扬”。
其抛生去死、一往无前者,是为剑势;其飞扬大张、秀劲圆润者,是为剑式;其一气呵成、画龙点就而无迹者,是为剑意。
剑势、剑式、剑意俱尽善若此,此一剑叫人击碎唾壶!
剑尖穿入中年文士左肩窝,向下,入心口,穿右肋而止。
鲜血呆了一呆,飙出,如眩目烟花。
完美的一剑,要饮完美的鲜血,成就它的威势。
年青人脸上有一丝歉意。
如果可以选择,他不是那么愿意杀人的。
他是个剑客,不是个杀手。
可是剑道到了一个地步,只有杀,才能完结。
只有死亡,才是一柄剑的归宿。
中年文士已几乎张不开眼睛了,嘴角却挂着一丝笑,耳语般吐出了最后八个字:
“以命奉剑,死而何憾。”
年青人肃然。
那抹歉意荡然无踪。
只余敬意。
缓缓放手、退后,任软剑在肋间划出的一道深深血槽开始喷血,只肃容、拱手:
“止水山庄门下剑客魏如生,承让于余先生,谢先生赐教!”
中年文士缓缓倒了下去。
有些人倒下去,比有些站着的人,还要高大。
年青人又上路了,虽然已点穴止血,却已元气大伤,可他腰板还是很直,眼睛也还是很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