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这个汉奸不简单-《远东1628》


    第(2/3)页

    所以范文程对这次出使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办砸了这趟差事。虽然他在后金混得不错,深得皇太极的器重,但他终究还是个汉人。很多的女真贵族都很鄙视他,瞧不起这个不会上马打战的家伙。说白了,对女真而言,出身卑微,一奴才也。

    就连这次跟在他身边的两名亲随,也是后金安排的鞑子,整个谈判过程都要全程跟随,这段时间也要和他形影不离。由此可见,皇太极对他也并不是那么放心。

    1618年,他在明万历四十三年考取沈阳生员,次年至抚顺奔丧,正值努尔哈赤克抚顺等地,大肆掳掠,老奴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范文程当时也在降民之列。

    当时的努尔哈赤,对明朝报仇心切,对汉人十分鄙薄。他当时的政策就是“诛戮汉人,抚养满洲”,惯常的做法,第一是杀,第二是籍为奴。老奴对明朝衣冠人物十分反感,认为“种种可恶,皆在此辈”。

    范文程当时被分到镶红旗为奴,几乎被当作牲畜一样杀掉,因其聪颖机敏才活下了性命。直到皇太极继位后,从各旗的生员中选拔人才,范文程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被选入文馆成为骨干,才有了出头之日。

    他到海洋岛的这几日,从远东兵将士卒的身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远东兵将皆是精壮之士,号令一下,数十人动作如一,举手投足间,就能感觉到一股锐气扑面而来。

    范文程虽说未曾领兵,但大明的军阵,女真的精锐他可都亲眼见过,和远东的将士相比,都要有所不如。这也让他心事重重,对远东越发的忌惮。

    虽然他饱读圣贤之书,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哪有什么士人的风骨。他为女真人做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活命,为此他甘愿为奴数年。

    有人在论坛里说,大明王朝没有让范文程人尽其才,他是良禽择木而栖,这个说法纯粹是扯淡。他18岁就是秀才了,难道这也算是怀才不遇?范文程被后金掠去时年仅二十一岁,那时候大明的情况还算平稳,辽东的兵力比后金还强大,年纪轻轻的范文程,难道一眼就看出明王朝已经黑暗得无可救药了?

    只能说范文程这种人是毫无节操的。在他的眼里,仁义礼智信都是狗屁。历史上豫亲王多铎曾霸占过他的妻室,可他还是“顾全大局”,继续为满清效命。

    范文程的到来,让济州岛的王耀武也不敢怠慢,马上联系了海参崴。等候军委会的命令。直到军委会对他下达了送范文程去海参崴的命令,王耀武才派了一艘风帆船来到了海洋岛,把范文程三人接上船送往海参崴。

    坐上了这艘巨大的风帆船,范文程是惊叹不已。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的宝船,可能也不过如此吧。最让他惊讶的是,操船的士卒,竟然大半是金发碧眼的夷人。

    看来远东确实是来自海外,难道他们真是宋氏崖山后裔,可为什么这些人都留着短发呢。宋人后裔难道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道理吗?

    风帆船一路航行,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最后到了海参崴。风帆船没有进入金角湾,而是直接开往起点镇靠港。范文程站在船舷的边缘,看着岸上的起点镇。

    几百间木刻楞规整的排列着,虽然镇子不大,但是街道平整干净,镇子里的人也是井然有序。岸边矗立这一根根巨大的风车。随着海风不断的旋转。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一垛垛玉米秸秆整齐的摆放着。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