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争论-《远东1628》
第(2/3)页
“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哈珀斯杂志。
“成吉思汗并不像从前西方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冷酷嗜杀的暴君,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统帅,他的军队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进入了还处在黑暗时代的欧洲,并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美国著名学者杰克·韦瑟福德。
“欧洲人称其为“世界之鞭”,他是名副其实的“人类之王”。世界秩序因他而改变。人类的世界观因他而升华。”----华盛顿邮报。
拿破仑更直接,直接说了“我不如成吉思汗”。
他一再强调,在这个时代,绝对不能用华夏传统思想来衡量西方白皮的价值观,在他们的眼里,谦卑只是软弱的一种表现。
只有把他们彻底的打烂欧洲,把他们打回石器时代,才能真正的让华夏民族拥有一个稳定的展环境。
李明等几个军委会的常委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都旗帜鲜明的支持第二种意见。
其中李明的言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他凝重的说道:“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死去,谁敢保证华夏还能否延续我们强硬的开拓进取政策,若是再出几个圣人、圣母,寄望于什么王道教化的腐儒,把我们带到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与西方分享,那不出百年就能让欧洲人迎头赶上来。
西进政策是为了华夏民族争取生存空间,没有辽阔的疆域就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民族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展。现代中国就已经尝到了苦果,在生存空间狭小,无法养育更多人口的时候,只得进行限制人口的自宫政策,我们不是喜欢自虐,而是迫不得已。”
会议进行了两天,双方争论不断,最后在表决的时候,第二种意见获得微弱多数获得通过。反对这种政策的委员提出进行董事局所有董事进行全体表决,得到了董事局委员会常委的支持,召集公司所有的内部员工,利用电台进行了一次全体表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