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黄帝-《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其弓曰乌号。”9可以说,历战国至汉初,黄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道教在形成初期,人们称其前身为黄老道,视黄帝与老子同为道教的祖师。张陵创
立五斗米道,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由此遂被沿袭。所以此后道书仍然
以黄帝为古仙人继续进行增饰。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云:“黄老玄圣,深识独见,
开秘文于名山,受仙经于神人,蹶埃尘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跻,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
鹤不足与之等寿。”ab同书《辩问》篇夸说黄帝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圣人,
曰:“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
之圣人,则周孔是也。
黄帝先治世而后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ac《极言》篇则历叙黄帝遍历名
山、访真问道、以至最后得道升天的故事。
略云:“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也,犹复不能端坐而得道。
故陟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
中黄,入金谷而咨涓子,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
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书青乌
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遂升龙以高跻,与天地乎罔极
也。”ad南北朝至隋唐间,续有史籍增益黄帝成仙事迹。《泰一杂子》曰:“黄帝诣峨
眉见天真皇人,拜之玉堂,曰:敢问何为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己君统矣,又咨三一,
无乃朗抗乎?
……圣人欲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权以聚财,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由义以出信,
仗信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礼以定情,
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德,成德以叙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尔治,万物自尔得,神
志不劳,而真一定矣。”ae《黄帝内传》又模仿《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编造西
王母向黄帝讲道、授图像的故事,曰:“王母授帝七昧之术。帝曰:何谓七昧?王母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