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夜行船(人物部)-《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圜法,即钱法也。天子九府,曰泉府、大府、王府、内府、外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钱帛之府也。
⊙五库
天子五库,曰车库、兵库、祭器库、乐器库、宴器库。
⊙黼扆
天子坐,则黼扆列在后,如背负之也。黼扆,形如屏风,画斧而无柄,设而不用,取金斧断割之义。
⊙象魏
宫门双阙悬法象,其状巍然高大,曰象魏。
⊙列土分茅
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封诸侯,各以其色与之,帱以黄土(黄取王者覆被四方之义),苴以白茅(白茅取其洁也),归而立社,谓之列土分茅。
⊙枫宸
汉宫殿前多植枫树,故曰枫宸。一名紫宸。
⊙罘罳 (音环思 注:罘罳,伏思也。)
君退至内廷,思维机务,故曰罘罳。
⊙金马
汉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其像,立于署门,名金马门。《扬雄传》:“历金马,上玉堂。”金马,翰林官称玉堂金马。
⊙黄牛白腹
公孙述废铜钱置铁钱。蜀中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言王莽称黄,述自号白。五铢,汉钱也。言天下当复还刘氏。
⊙两观
古者帝王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观远,故谓之观。
⊙琼林、大盈
唐德宗起琼林、大盈等库,以储私钱。陆贽谏,不听。后朱泚之乱,罄于兵火。
⊙泽宫
天子习射之地。泽,取择贤之义也。
⊙水晶宫
大秦国中有五宫殿,皆以水晶为柱,故名水晶宫。
⊙桥门
汉明帝幸辟雍,冠带缙绅之人,环桥门而观者,以亿万计。
⊙虎闱
晋武帝临辟雍,立国子监以育士庶,名之曰虎闱,又名虎观。
⊙石渠
汉施雠,甘露中拜博士,与五经诸儒,论异同于石渠阁。
⊙凤诏
后赵石季龙,置戏马观,观上安诏书,用五色纸,衔于木凤口而颁行之。凤五色漆画,咮脚皆用金。
⊙紫泥
阶州武都紫水有泥,其色紫而粘,贡之,用封玺书,故诏诰曰紫泥封。
⊙黄麻
敕书旧用白纸,唐高宗以白纸多蠹,改用黄麻。拜除将相,其制书皆用黄麻。黄麻者,以黄櫱染纸,取其辟蠹也。
⊙内官
成周始为寺人。秦始皇初立中车府,置令。魏文帝置殿中制监。隋置内侍省,始以监为太监,加少监、监正。秦六局,置尚衣、尚冠等官。
⊙仪仗
神农始为仪仗,秦汉始为导护,五代始为宫中导从。黄帝制钺,秦始皇改为锽(即斧)。晋武帝制干枪,元帝加仪刀、仪锽、斑剑。 黄帝制麾、制曲盖。吕尚制华盖。黄帝始警跸。周制鸣鞭。黄帝制旗,天子出,大牙建于前。周制:树旗表门。陶谷始备岳渎、日星、龙象、大神诸旗。 尧始制车驾,周改鸾驾。 晋文公制左右虞侯掖驾。汉武帝佽飞驾前。周公始制属车悬豹尾。唐始加豹尾于卤簿。 周公置记里鼓车。隋文帝制行漏车。秦始皇兼车服始饰器为金根车,上施华盖相风鸟,制辟恶车前导,更定大驾、法驾。周制:步辇以人组挽。秦始皇去其轮为舆,以人荷。汉制后宫羊车以人牵。宋制檐子以竿牵。汉制皇屋。宋制棕榈屋,即逍遥车。 汉武帝制十二障扇。唐玄宗制上殿索扇,阎则先奏,以宦官升陛执扇。
⊙戒不虞
《汉官仪》: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乘悬豹尾于竿,豹尾过后,执金吾方罢屯解围,所以戒不虞也。
◎名臣
⊙六佐
伏羲六佐:金提主化俗,鸟鸣主建福,视嘿主灾恶,纪通主中职,仲起主陵陆,阳侯主江海。
⊙六相
轩辕六相: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得六相而天下治。
⊙八元(元善也)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八恺(恺和也)
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戭(音皑)、梼戭(音稠演)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谓之八恺。
⊙四凶
帝鸿氏有不才子曰浑沌(即驩兜),少昊氏有不才子曰穷奇(即共工),颛顼氏有不才子曰梼杌(即鲧),缙云氏有不才子曰饕餮(即三苗),谓之四凶。
⊙五臣
舜有臣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
⊙九官
舜命九官,禹、契、稷、伯益、皋陶、夔、龙、垂、伯夷。
⊙十乱
武王有乱臣十人,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闳夭、散宜生、南公适、荣公、太颠、邑姜。
⊙八士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四皓
东园公(姓辕名秉字宣明)、绮里季(姓朱名晖字文季)、夏黄公(姓崔名廓字少通)、角里先生(姓周名述字符道),隐于商山,谓之商山四皓。
⊙淮阳一老
汉应曜,隐于淮阳,与四皓并征,曜独不至。时人语曰:“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三良
秦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秦穆公死,命以为殉,国人为赋《黄鸟》之诗以哀之。
⊙十八元功
汉高祖封功臣十八人,萧何为首,曹参次之,其下张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陈武、王伋、苏欧、周昌、于护、蛊达。
⊙麒麟阁十一人
汉宣帝以夷狄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共十一人,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
⊙云台二十八将
汉光武思中兴功臣,乃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位次以邓禹为首,次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姚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后又益以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共三十二人。马援以椒房不与。
⊙十八学士
唐高祖以秦王世民功高,令开府置属,秦王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使库直阎立本图像,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凌烟阁二十四人
唐太宗图其功臣于凌烟阁,长孙无忌、赵郡王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绩、秦叔宝,共二十四人。
⊙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窦武、陈蕃、刘淑,为三君。
⊙八俊(俊者言一世之英也)
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富,为八俊。
⊙八顾(顾者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郭泰、范滂、尹勋、巴肃、宗慈、夏馥、蔡衍、羊陟,为八顾。
⊙八及(及者言使人之所追从者也)
张俭、翟超、岑晊、范康、刘表、陈翔、孔昱、檀敷,为八及。
⊙八厨(厨者能以财救人者也)
度尚、张邈、刘儒、胡毋班、秦周、蕃响、王章、王考,为八厨。
⊙八友
齐王之子开西邸延宾客,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沉约、陆倕,并以文学见称,故曰八友。
⊙浔阳三隐
周续之入庐山,事远公;刘遗民遁迹匡山;陶渊明不应诏命。人称“浔阳三隐”。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为竹林七贤,日以酣饮为事。颜延之作《五君咏》,独述阮步兵、嵇中散、刘参军、阮始平、向尚侍,而山涛、王戎以贵显被黜。
⊙竹溪六逸
李白少有逸才,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隐于徂徕山,终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虎溪三笑
惠远禅师隐庐山,送客至虎溪即止。一日,送陶渊明、陆静修,与语道合,不觉过虎溪,因大笑。世传《三笑图》。
⊙何氏三高
梁何胤二兄求、点,并栖遁世,谓何氏三高。或乘柴车,或蹑草履,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谓之通隐。
⊙饮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杜甫有《饮中八仙歌》。
⊙荀氏八龙
荀淑,颖川人,有八子,俭、绲(音魂)、靖、焘、汪、爽、肃、敷。县令范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荀氏八龙。
⊙河东三凤
薛元敬与收及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鸑鷟,元敬年少为鹓雏。
⊙马氏五常
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并有才名。时人语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香山九老
白乐天、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台、卢慎、张浑,年俱七十以上。狄兼谟、尹卢贞未及七十,白香山重其品,亦拉入会,日饮于龙门寺。时人称香山九老。
⊙洛社耆英
文潞公慕香山九老,乃集洛中年德高者为耆英会,就资圣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画像其中,共十二人,文彦博、富弼、席汝言、王尚恭、赵丙、刘况、冯行已、楚建中、王谨言、张问、张焘、王拱辰。独司马光年未七十,潞公用香山狄兼谟故事,请温公入社。
⊙白莲社
远公与十八贤同修净土,以书招渊明。答曰:“弟子嗜酒,许饮即赴矣。”远公许之,遂造焉。勉令入社,渊明攒眉而去。谢灵运求入莲社,远公以灵运心杂,却之。
⊙建安七才子
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孔融、王粲,皆好文章,号建安七才子。
⊙兰亭禊社
王右军兰亭修禊,与孙绰、许询辈四十二人,大会于此。是日不成诗,王大令辈一十六人,各罚酒三觥,如金谷酒数。
⊙西园雅集十六人
苏东坡、王晋卿、蔡天启、李端叔、苏子由、黄鲁直、晁无咎、张文潜、郑靖老、秦少游、陈碧虚、王仲至、圆通大师、刘巨潜,李伯时画《西园雅集图》,而米元章书记其上。
⊙四杰
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号为四杰。
⊙铛脚刺史
唐大鼎守沧州,郑德本守瀛州,贾敦颐守冀州,皆有治名,故河北称为铛脚刺史。
⊙易水三侠
燕丹送荆轲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而歌,宋如意和之。《国策》、《史记》俱无如意名。陶靖节《咏荆轲》诗,有“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与《水经注》俱有之。
⊙五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