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金庸之棋-《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把围棋子当作暗器来用,金大侠真是想得出来,真是迷恋围棋,已到了十段。
●围棋与悟性
下围棋最讲究悟性,常言道:“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意思是说下围棋之人如不在童年成名,将来再下苦功,也终是碌碌庸手。
“千变万劫”是围棋爱好者木桑道人的外号。木桑道人棋艺不算高,但爱好围棋。
《碧血剑》中,木桑道人棋不离手,随时要找人和他下棋:
笑吟吟的从背囊中拿出一只围棋盘、两包棋子,笑道:“这家伙老道是片刻不离身的。你怕了我想避战,推说华山上没棋盘棋子,那可赖不掉,哈哈,哈哈!”哑巴搬出台椅,两人就在树阴下对起局来。袁承志不懂围棋,木桑一面下,一面给他解释,同时不住口的吹嘘自己这着如何高明,他师父如何远远不是敌手。穆人清只是微笑沉思,任由他自吹自擂。围棋是易学难精之事,下法规矩,一点就会。袁承志看了一局,已明白其中精要。
金庸此处虽是在谈围棋,但又何尝不是在谈武功和学问。
后来金庸在一篇随笔《围棋杂谈》中还谈到围棋和木桑道人:
围棋是比象棋复杂得多的智力游戏。象棋三十二子愈下愈少,围棋三百六十一格却是愈下愈多,到中盘时头绪纷繁,牵一发而动全身,四面八方,几百只棋子每一只都有关联,复杂之极,也真是有趣之极。在我所认识的人中,凡是学会围棋而下了一两年之后,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废寝忘食地喜爱。古人称它为“木野狐”,因为棋盘木制,它就像是一只狐狸精那么缠人。我在《碧血剑》那部武侠小说中写木桑道人沉迷于棋,千方百计地找寻弈友,在生活中确是有这种人的。
《金庸武学地图》之棋(3)
覃贤茂
围棋有时候也用来卜占凶吉,预测未来。
《碧血剑》中木桑道人好棋到了痴迷的地步,围棋不仅是他人生的寄托,甚至还代表了他的喜怒哀乐,遇到大事情时,他甚至会用下棋的输赢来答疑解惑。
《碧血剑》中,木桑道人要到西藏去干一件大事,即寻找其铁剑门掌门之宝的铁剑。此
事事关重大,因为他的弟子玉真子为非作歹,武功又十分高强,也正在寻找铁剑,想挟制木桑道人。木桑道人对此事实在是没有把握,所以心中忧郁,此时他和袁承志下棋时,首先联想到的便是下棋的抢先手、死活等凶吉问题:
又下数子,木桑在西边角上忽落一子,那本是袁承志的白棋之地,黑棋孤子侵入,可说是干冒奇险。他道:“承志,我这一手是有名堂的。老道过得几天,就要到西藏去。这一子深入重地,成败祸福,大是难料。”袁承志奇道:“道长万里迢迢的远去西藏干什么?”木桑叹了口气,说道:“去找一件东西。那是先师的遗物。这件物事找不到,本来也不打紧,但若给另一人得去了,那可大大的不妥。好比下棋,这是抢先手。老道若是失先,一盘棋就输得干干净净。原来对方早已去了几年,我这几天才知,现下马上赶去,也已落后。”袁承志见他脸有忧色,浑不是平时潇洒自若的模样,知他此行关系重大。
木桑道人因为心中有事,要以围棋占凶吉,所以对此盘围棋的胜负看得很重,而袁承志总算是知情识趣,有意让木桑道人胜了此局棋,讨一个好的口采。袁承志乘机还对木桑道人恭维了一番,让木桑道人暂且忘记了心中忧郁之事:
这时木桑侵入西隅的黑棋已受重重围困,眼见已陷绝境,袁承志忽然想起:“道长把这块棋比做他西藏之行,若是我将他这片棋子杀了,只怕于他此行不吉。”沉吟片刻,转去东北角下了一子。木桑呵呵大笑,续在西隅下子,说道:“凶险之极!这着棋一下,那可活了。你杀我不了啦!”又过了半个时辰,双方官着下完,袁承志输了五子。木桑得意非凡,笑道:“这些年来,你武功是精进了,棋艺却没什么进展。”袁承志笑道:“那是道长妙着叠生,变化精奥,弟子抵挡不住。”木桑呵呵大笑,打从心里喜欢出来,自吹自擂了一会。
何足道号称“琴棋剑三圣”,琴圣是当之无愧,剑法却是平平,而对于棋道,小郭襄都能指点他,因而他只能算“痴”,而不能算“圣”。
说他是棋痴,是因为他非常爱好围棋,爱棋成痴,下棋没有对手,居然会自己跟自己下:
只见他缓步走到古松前的一块空地上,剑尖抵地,一划一划的划了起来,划了一画又是一画。郭襄大奇:“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怪的剑法?难道以剑尖在地下乱划,便能克敌制胜?此人之怪,真是难以测度。”
默数剑招,只见他横着划了十九招,跟着变向纵划,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剑招始终不变,不论纵横,均是平直的一划。郭襄依着他剑势,伸手在地下划了一遍,随即险些失笑,他使的哪里是什么怪异剑法,却是以剑尖在地下画了一张纵横各一十九道的棋盘。那人划完棋盘,以剑尖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圈了一圈,再在右上角和左下角画了个交叉。郭襄既已看出他画的是一张围棋棋盘,自也想到他是在四角布上势子,圆圈是白子,交叉是黑子。跟着见他在左上角距势子三格处圈了一圈,又在那圆圈下两格处画了一叉,待得下到第十九着时,以剑拄地,低头沉思,当是决不定该当弃子取势,还是力争边角。郭襄心想:“此人和我一般寂寞,空山抚琴,以雀鸟为知音;下棋又没对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
那人想了一会,白子不肯罢休,当下与黑子在左上角展开剧斗,一时之间妙着纷纭,自北而南,逐步争到了中原腹地。郭襄看得出神,渐渐走近,但见白子布局时棋输一着,始终落在下风,到了第九十三着上遇到了个连环劫,白势已然岌岌可危,但他仍在勉力支撑。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郭襄棋力虽然平平,却也看出白棋若不弃子他投,难免在中腹全军覆没,忍不住脱口叫道:“何不径弃中原,反取西域?”那人一凛,见棋盘西边尚自留着一大片空地,要是乘着打劫之时连下两子,占据要津,即使弃了中腹,仍可设法争取个不胜不败的局面。那人得郭襄一言提醒,仰天长笑,连说:“好,好!”
《金庸武学地图》之棋(4)
覃贤茂
下棋虽然是风雅之事,消闲手段,但偶尔也会事关重大,和武功上的性命相搏一样,扣人心弦。
《天龙八部》中黄眉僧和段延庆下棋比胜负,他们打赌的赌注事关段氏家族兴亡成败的问题,所以黄眉僧此局棋只能赢不能输,如果输了的话,后果无法想象,场面也不可收拾。
黄眉僧本是段氏皇家寄予厚望搬来的救兵,而黄眉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动手也不是动口,只是以下棋决定大局。黄眉僧敢以下棋作赌注,常理上看来他的棋艺一定是非常的高,对此局棋的胜负一定有把握,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看黄眉僧的整个表现,他的段位并不怎么高,水平也不特别高明。
首先,黄眉僧在下棋的风度上就很不怎样,棋输一着。
黄眉僧是个有道高僧,但表现出来却大有胡搅蛮缠耍赖气象。一上来,黄眉僧便提出无理要求,要段延庆让他四子,段廷庆不答应,黄眉僧又涎着脸要段延庆让他三子,这确实不像一个大师的样子。
段延庆不答应黄眉僧相让的要求,黄眉僧反其道而行,做出的事情又要让人吓一跳,他居然反过来要让段延庆三手,简直是让人难以相信。
看他后面和段延庆对手下棋也结结巴巴,输相十足,如果段延庆要真的答应了黄眉僧让他三子的滑稽要求,那这盘棋的输赢,铁板钉钉地非输得一塌糊涂不可。输棋是小事,误了段家皇室的大事,黄眉僧怎么向人交待?
黄眉僧虽然是棋艺一般,但他的狠劲却是一流的。为了和段延庆争先手,他居然自残肢体,用铁锤敲断了自己的一根脚趾。此种举动实在是骇人听闻。
黄眉僧道:“段施主功力高深,佩服佩服,棋力想来也必胜老僧十倍,老僧要请施主饶上四子。”青袍客一怔,心想:“你指力如此了得,自是大有身份的高人。你来向我挑战,怎能一开口就要我相让?”便道:“大师何必过谦?要决胜败,自然是平下。”黄眉僧道:“四子是一定要饶的。”青袍客淡然道:“大师既自承棋艺不及,也就不必比了。”黄眉僧道:“那么就饶三子吧?”青袍客道:“便让一先,也是相让。”
黄眉僧道:“哈哈,原来你在棋艺上的造诣甚是有限,不妨我饶你三子。”青袍客道:“那也不用,咱俩分先对弈便是。”黄眉僧心下惕惧更甚:“此人不骄不躁,阴沉之极,实是劲敌,不管我如何相激,他始终不动声色。”原来黄眉僧并无必胜把握,向知爱弈之人个个好胜,自己开口求对方饶个三子、四子,对方往往答允,他是方外之人,于这虚名看得极淡,倘若延庆太子自逞其能,答应饶子,自己大占便宜,在这场拼斗中自然多居赢面。不料延庆太子既不让人占便宜,也不占人便宜,一丝不苟,严谨无比。
黄眉僧眼见想耍赖捞到先手的目的不能达到,为了和段延庆争先手,他居然自残肢体,用铁锤敲断了自己的一根脚趾。此种举动实在是骇人听闻。
黄眉僧道:“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先下了。”青袍客道:“不!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先。”黄眉僧道:“那只有猜枚以定先后。请你猜猜老僧今年的岁数,是奇是偶?猜得对,你先下;猜错了,老僧先下。”青袍客道:“我便猜中,你也要抵赖。”黄眉僧道:“好吧!那你猜一样我不能赖的。你猜想老僧到了七十岁后,两只脚步的足趾,是奇数呢,还是偶数?”
这谜面出得甚是古怪。青袍客心想:“常人足趾都是十个,当然偶数。他说明到了七十岁后,自是引我去想他在七十岁上少了一枚足趾?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便是十个足趾头,却来故弄玄虚,我焉能上这个当?”说道:“是偶数。”黄眉僧道:“错了,是奇数。”青袍客道:“脱鞋验明。”
黄眉僧除下左足鞋袜,只见五个足趾完好无缺。青袍客凝视对方脸色,见他微露笑容,神情镇定,心想:“原来他右足当真只有四个足趾。”见他缓缓除下右足布鞋,伸手又去脱袜,正想说:“不必验了,由你先下就是。”心念一动:“不可上他的当。”只见黄眉僧又除下右足布袜,右足赫然也是五根足趾,那有什么残缺?
青袍客霎时间转过了无数念头,揣摸对方此举是何用意。只见黄眉僧提起小铁槌挥击下去,喀的一声轻响,将自己右足小趾斩了下来。他身后两名弟子突见师父自残肢体,血流于前,忍不住都“噫”了一声。大弟子破疑从怀中取出金创药,给师父敷上,撕下一片衣袖,包上伤口。
黄眉僧笑道:“老僧今年六十九岁,到得七十岁时,我的足趾是奇数。”
青袍客道:“不错。大师先下。”他号称‘天下第一恶人’,什么凶残毒辣的事没干过见过,于割下一个小脚趾的事哪会放在心上?但想这老和尚为了争一着之先,不惜出此断然手段,可见这盘棋他是志在必胜,倘若自己输了,他所提出的条款定是苛刻无比。
黄眉僧虽然以一根小脚趾换来了先手,但此局棋他并没有占到便宜,随着局势的发展,黄眉僧的劣势就越来越明显了。段誉的棋力很显然比黄眉僧的棋力高了许多,段誉在旁边看了干着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