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京城皇宫(二)-《风云金缕衣》


    第(3/3)页

    “微臣叩见皇上!”虽然两人心知肚明,但时机不到,谁也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孝仁帝明显十分疲惫,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道:“小顺子,赐座!”

    小顺子还没动作,李彦忙道:“微臣不敢!”这个时候若是孝仁帝对他有一丝一毫的恩赏,那么流放沈有胜罢黜刘本的罪行都会算到孝仁帝头上,一旦昏君之名坐实,孝仁帝就举步维艰了。

    小顺子错愕停手,看着孝仁帝。

    孝仁帝摆摆手,叹息一声,道:“说说吧,当日朝上为何要逼走刘本?”

    李彦见孝仁帝问得直接,心知此处肯定绝对的安全,于是敞开心扉,道:“皇上可知一县之臣与一国之臣的区别?”

    孝仁帝道:“愿闻其详!”

    李彦道:“一县之臣,维护一方百姓,自然要亲力亲为,明察秋毫,万事都该以百姓为先,清正廉明。而一国之臣,维护的却是皇上。如今刘本为相数十年,名声在外,然皇上却囚于政治漩涡之中,犹如陷入泥淖,越挣扎越无力,这是一个国之臣子所为?”

    孝仁帝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只是国中无人可用,如之奈何?”

    李彦又道:“当年宋高宗赵构懦弱,屡向金屈膝,却有岳飞韩世忠张俊等文武之才无数,而宋孝宗勤政爱国,力图革新,却只知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张浚。臣斗胆请问皇上,可知其中缘故?”

    还没有人敢这么跟孝仁帝说话的,但介于李彦与孝仁帝特殊的关系,孝仁帝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反而仔细思考。一旁小顺子看了,不禁暗暗抹泪。

    “敢问爱卿,莫非是宋孝宗太过集权,滥用御笔朱言,而约束了人才进阶?”孝仁帝越说越觉得有道理,不禁嘴角一扯,喜形于色。

    李彦道:“皇上所言甚是,宋孝宗帅不过志大才疏的张浚,将不过李显忠、邹宏渊之辈,唯一可用之臣虞允文伐金之处病死,朝中实在无人可用,重用其为皇子之时的旧臣,又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大臣发对之下,不得已外放。也因此宋孝宗不再相信身边的人,而不得已使用御笔,事事躬亲而为。”

    孝仁帝摇头苦笑,虽然李彦句句不提其话中错字,但意思却十分明显,道:“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果真如此!”

    李彦不管孝仁帝的感慨,继续道:“宋孝宗一力想恢复中原,夺回所失之地,治国练兵,然当时金国皇帝英明,国家大治,兵强马壮,却不是对抗的最佳时机。宋高宗末期,秦桧专柄,国家毁败不堪,民心正疲,国家羸弱,正该整顿吏治,恢复斗志之时。然宋孝宗急功,又开战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其不智所在也!”

    “依李爱卿所言,莫非朕的方向错了?”孝仁帝有些惊讶,他一直都是浑浑噩噩,就是两位王爷都蒙在骨里,却不知李彦看出了多少。

    李彦叹息道:“皇上没错,只是”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