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后和秦始皇一起商讨起了如何选拔人才的制度,毕竟自从统一六国以来,大秦的这方面制度并没有改变。 这对于其他六朝六朝遗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制度。 也会让六朝遗民有才华的人,对大秦心生不满,也有可能让统一六国的大秦分崩离析。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天幕上所说的内容,他觉得天幕上所说和他设置的五经博士很像。 当年他根据董仲舒的建议,为了罢黜百家专门设立了五经博士。 就是让五经博士研究五经,传承儒家学说为朝廷选拔人才提供途径。 现在看后世所言,只怕这后世是在他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内容,成为所谓的四书五经。 而那唐诗宋词只怕是后世别的文化载体,不过想来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同时汉武帝刘彻觉得,他这一步应该是走对了,要不也不会流传到后世,成为后世的朝廷选举人才的方法。 只是他自从看了天幕之后,不在于满足只需要这五经博士。 更需能够实现天幕上东西的工匠,也只有那些工匠才能让大汉拥有天幕上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汉更加的强大。 于是汉武帝刘彻再一次找来了朝廷的官员,让他们商讨一下如何给那些工匠们官职,让那些工匠们绑定在朝廷的战车上。 汉武帝刘彻相信,只有成为朝廷官员的工匠,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着大汉。 唐朝。 李世民看到天幕上所说,他有些惊讶。 五经他知道,这是汉朝汉武帝之时就提出的。 至于那四书之名,他并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可是唐诗宋词之中的唐诗,让他感觉就是他建立了大唐所做的诗集,他对此深表荣幸。 不只是李世民深表荣幸,大唐的百姓们看到天幕上所说,他们觉得自己的朝代真是有些牛,要不也不会被后世所惦记。 更有很多文人墨客,不停的传播着自己的诗集,以希望自己的事迹能够流传到后世,被后世的子孙们记住。 宋朝。 赵祯看到天幕上所说,他非常感到认同。 毕竟大唐的前车之鉴,让他非常认同大宋所定的国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