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79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三) 汉朝。 汉武帝看的天幕上的评论,虽然他心里有些准备,可是当看到他们的诗句,他还是惊叹他们两个人的才华。 虽然他大汉也有各种人杰,可是并没有这两人的风骨。 让人可惜可叹的是这两人是大唐的人才,如果是他大汉的多好,他非常想见识下这两个人才。 三国时期。 曹操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觉得这两个人的才华,可以和他的儿子曹植相比。 只可惜的是天幕上就出现了两句诗词,而这两个人其他的作品并没有显现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得到这两个人的诗词,在闲暇时间细细的品味一番。 刘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看了看旁边的诸葛亮。 虽然天幕上表现这两个人才华横溢,可是相比他的诸葛先生,只怕还有不如。 毕竟他的诸葛先生,并不只是会那些诗词,更擅长的是计谋,和安定国家的国策。 另一个时空的蜀国,刘禅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又想他的相父了。 自相父去世之后,他依照相父的出师表,一直管理着蜀国。 可是这蜀国却逐渐的落寞,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明君,他能够做到的只有听相父的话。 只是天下大势不在蜀国,而那魏国又逐渐的强大。 他只能投降蜀国,保住蜀国的百姓不受战争之苦。 别人都说他是平庸之君,他也明白自己不是什么明君。 他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是因为相父留下的国策。 只是这些国策,走到现在已经走不通了。 他只能乐不思蜀,以保证自己蜀国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隋朝。 杨广看到天幕上的评论,心里冷冷一哼! 他觉得就算有才华又怎么样?又怎么能和他相比? 他可是大隋的皇帝,掌握着天下百姓的生死。 就算他们有才华,想在他们大隋做官,那也不是要看他的决定。 而且相比他建造的宏大的工程,那些诗人所说的诗词,有什么可听的? 甚至百年之后,并不能在世界上留下什么痕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