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好男儿-《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1/3)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古朴的曲调,初始还有些微弱,让人听不真切。
    可几句之后,声音便渐渐高亢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司马?
    将士们仔细辨别了一番,才认出了声音的出处。
    接二连三的抬首间,便看到了那道立于阵中的身影。
    道道愕然的目光注视下,韩绍强忍着社死的冲动。
    要知道曾经的某人就算是去kvt,也是躲在角落里玩手机。
    如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引吭高歌,那种羞耻的感觉,简直让韩绍恨不得将自己整个人埋进土里,不露头脚。
    可他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刚刚那一阵,也不知道怎么的,整支残军的气氛便压抑低沉了起来。
    韩绍甚至从中感受到了一股独属于哀兵的氛围。
    当即就觉察出不妙。
    虽然在另一方世界,自古便有哀兵必胜的说法。
    但哀兵也意味着不理智,意味着不顾一切!
    意味着决死!
    可韩绍是要带着他们活下去,活着回到幽州,回到镇辽城!
    而不是一路南归去寻死!
    这怎么行?
    于是为了提振士气,韩绍下意识吟出了这首【秦风·无衣】。
    毕竟这首战歌伴随着老秦人东出函谷关,一路横扫六国,彻底奠定了大一统的万世基业。
    用来提振士气,再合适不过。
    好在将士们没有辜负他们司马的这番自我社死,那一双双看向阵中最中央的眼神,总算有了一丝丝亮光。
    韩绍见状,索性破罐子破摔,铿锵有力地吟唱出最后一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诗篇不长,短短三句。
    但先秦时期,古人吟唱的诗歌浩如烟海,可是能被【诗经】收录,并流传千古的只有区区三百零五首!
    这其中蕴含的力量,根本不用多言。
    随着韩绍开始了再一次的重复吟唱,不少将士下意识跟着曲调浅吟低哼。
    直到冯参那个大嗓门,猛地站起身,摘下面甲,涨红着脸跟着怒吼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且不说他又没有跟上调子,但战歌这东西压根不需要什么曲调!
    嗓门大就完事了!
    很快,一个接一个的将士被冯参的大嗓门所感染,跟着喊了出来。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镇辽虽远!
    亦是王师!
    一时的挫败,不算什么。
    与其畏畏缩缩、暗自羞惭,作小儿女态!
    不如举起戈矛!复此血仇!
    很快整个军阵中便响起一阵激荡人心的怒吼声。
    震耳欲聋!
    身处阵中的公孙辛夷眼看这一幕,先是震惊,随后便化作无奈,最后又是一阵坦然。
    面对阵中最中央那个男人的种种出人意表的举动,她已经渐渐习惯且麻木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