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3/3)页

    方灵说,确实很有意境,都年,都是前世,跟《一棵开花的树》有关吗?

    苏亦说,有啊,都是同一个写的。

    噗嗤!

    黎新叶又笑起来了,知道,是佚名,对吧。

    苏亦点头,是的!

    反正席慕容这首诗也还没写出来,既然薅羊毛逮着一个人使劲的薅也挺好。

    席慕容的情诗,大部分都是这个调调,前世今生纠缠不清。

    恰好,苏亦很喜欢。

    显然,黎新叶很喜欢。

    于是,到大草坪,三人坐下的时候,黎新叶不出意外的说,那可以念给我听吗?

    可以啊!

    于是,苏亦就念。

    题记:

    佛说:前世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么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他一本正经的模样,又一次成功的把黎新叶逗笑了。

    方灵也笑,不过比较矜持。

    有题记,是不是还有正文啊?她问。

    是的,聪明。

    嗯,期待!

    黎新叶的期待是真的期待。

    少女情怀总是诗。

    苏亦恰好撞进对方的情怀中了,谁让他没事,总是秀呢。

    于是,他只能继续秀。

    前世,我频频回眸,

    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

    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

    跋山涉水,

    走进你的眼中

    前世次回眸,

    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

    我用一千次回眸,

    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问佛:

    要多少次回眸,

    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佛无语,我只有频频回首。

    来世我还会,

    和你手牵手寻的丁香。

    苏亦只是轻轻的念,轻轻柔柔的,宛如在女孩的耳边轻声诉说。

    女孩显然很喜欢。

    竖耳倾听。

    听得很认真。

    等苏亦念完。

    黎新叶突然感慨,好长,好美,好喜欢。

    苏亦笑,散文诗,都很长。不过长长的一首诗,能被人记住一两句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前世,对于很多人来说,散文诗就是回车键,然而,这玩意,由来已久。

    早在1915年的时候,刘半农就已经开始用文言文来翻译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了。

    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

    不过,这一刻,谁也没有讨论散文诗的概念,而是开始讨论它的内容。

    黎新叶说,我记住了啊,前世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相比较之下,长成一棵开花的树,等待年,千万次回眸就算了不什么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