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远在伦敦那边的麦里思已经在做准备。 既然巴洛已经宣布这个消息,那么也就是和莱斯银行做出正面交锋。 其中,帝国集团欧洲总部已经在股市上不停买入标准扎打银行的股份,帝国集团欧洲总部给出的股价,明显高于莱斯银行给750便士每股的价格。 这种情况下。 帝国集团要收购标准扎打银行,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不到一周时间。 帝国集团欧洲总部宣布,收购标准扎打银行的股份已经超过35%,已经远远超过标准扎打银行管理层持有的12%股份,除此之外,帝国集团欧洲总部已经是标准扎打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其中,莱斯银行收购15%左右股份。 剩下还是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大概在38%左右的股份。 帝国集团欧洲总部的收购还没有停止下来,将收购价更多标准扎打银行的股份。 当帝国集团欧洲总部宣布持有标准扎打银行49%股份,此时市场上剩下的24%股份。 莱斯银行发行,帝国集团不但已经是标准扎打银行第一大股东,而且已经开始控股了,莱斯银行只能放弃。 并且宣布将其中10%的股份,按照800便士一股卖给帝国集团。 实际上,这次投资标准扎打银行,莱斯银行已经是属于亏损的。 这种情况下,帝国集团欧洲总部对于标准扎打银行49%股份,再次提升到59%股份。 也就是说。 此时,标准扎打银行,第一大股东帝国集团59%股份,第二大股东原来是莱斯银行,从15%变成了5%股份,而原来莱斯银行管理层12%股份从原来第三大股东,再次变回第二大股东,剩下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还是24%股份。 这次帝国集团将近动用了90亿港币收购收购标准扎打银行,收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莱斯银行,其他资本都反应不过来。 而历史上,为什么一直到七月份,包裕刚,邱德拨等亚洲资本才做出反应,主要是五月份,六月份那段时间,处于僵持阶段,标准扎打银行一直求助于其他资本,但是,最终也只有亚洲投资者扮演了‘白衣武士’的角色。 实际上,包裕刚想吞掉标准扎打银行,只是没有那个实力。 现在帝国集团是真正有实力,是真正要吞掉标准扎打银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