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六问中国足球-《志高无上之绿茵传奇》


    第(3/3)页

      那份血性或许早已伴随着岁月流逝……

      “四强不是口号,为什么结果却小组赛都没有能够出线呢?”

      赛前战备,为了给亚洲杯让道,为了能够让国足有着充分的准备时间,中超联赛给亚洲杯让道,在六月中旬就早早的结束了上半程的比赛

      积极备战,信心满满,号称中国国内最强球员组成的国家队,高调的宣称目标四强。

      成绩,是实打实一场比赛一场比赛踢出来的,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够实现的。所以与其在那里哗众取宠,还不如埋头苦干,认真的去研究研究对手的打法和战术。

      “如此能力,为什么能够担任国足主教练?”

      朱指导资历毋庸置疑,先后执教过中少队,中青队,国奥队和深圳队。同时先后和十多位国外教练合作过,执教经验丰富。

      自称好学,融会贯通。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战术体系,强调球队是一个整体,注重速度和逼抢,并且将防守放在第一位。

      可是纵观执教以来的44场比赛,他的战术思想体现出来了吗?

      有防守吗?有,大部分龟缩半场死守。有速度吗?有,主要依靠边路球员的个人速度去冲击。有逼抢吗?有,主要在中后场逼抢。

      在实战中体现出来的战术和他本人陈述出来的战术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他的战术也被打上了陈旧保守的烙印。

      或许只是他自己没有能够将自己的理论全部用于实践中,从而导致战术不伦不类。

      抛开战术不论,朱指导应变能力不足在比赛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换人的目的不够明确。

      在球队落后乌兹别克斯坦的时候,换上赵旭日是什么鬼?难道指望他的远射帮助球队扳平比分?

      “敢问足协,球队领队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一个领队能够决定球员是否进入国家队?”

      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家队塞钱就能够进的传闻由来已久,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媒体敢公然质问。

      不少人都为全球体育捏了一把汗。(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