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回味初恋-《我曾经爱你如生命》
第(2/3)页
情感类谈话节目虽然遍地花开,但“常青树”却不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看节目主持人能否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连接中,动情而不迷情,通过清醒理智的应对,引导受众正确地认识情感。
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如涵都清楚,可是要做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绝非易事。
上大学时,工作后,她都是学校和公司有名的主持人,多次主持迎新会、联欢会,甚至是舞会,都很成功,唯独这个情感访谈节目,她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不免心里没底,只想做足了功课,圆满完成任务,不枉费崔志浩的信任和嘱托。
如涵知道,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至关重要,她需要根据现场的气氛,将自己的情感经过思考、提炼、加工、升华的一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无论是有准备的还是即兴的,她的情感必须符合节目的内容要求,同时要表达准确清楚,有助于观众的沟通和调解现场的气氛,要以情入手,见微知著,小中见大;要善于观察,积极主动,蕴情于言谈举止之中,但又不能沉溺其中,随时调节现场气氛。
如涵边思考,边打开了张志飞发来的邮件,刚看一眼,就让她心头发颤,第一期节目的选题竟是回味初恋。她猜得出,张志飞是故意的,他无非是想借此机会,利用她和明宇的关系炒作,增加节目的看点,让节目火起来。
“好呀,张志飞,你竟想利用我和明宇,我不会让你得逞的!”如涵攥紧了粉拳,在桌子上轻轻锤了一下。
她和明宇是彼此的初恋,如果在节目当中谈论这个话题,必定会很尴尬,回想起一些往事,有所感触,她恐怕会情绪失控。
情感类谈话节目处处都离不开情字,寄情于谈,寓情于听,以情动人,而关键就在于她的情感把握,这不仅影响到节目现场的气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成败。如果说到自己的经历,她根本没法扮演好自己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在于她在采访过程中,善于用体贴、温柔的态度拨动嘉宾的心弦,无论面对谁,她总是以平视的眼光来看待,以平等的姿态来对话;但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主持人陈鲁豫的真诚倾听,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是一个真正的很有兴趣的聆听者,一般嘉宾在说话的时候,我是真心地、充满好奇地、很关注地听着。”如果说交谈是艺术,那么倾听则是更微妙的心灵沟通技巧。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真诚、亲切、认真地倾听,既可以发现事先未料到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对策,以便更从容的进行节目,也可以迅速缩短与嘉宾、观众的距离,让观众也一起分享嘉宾的喜怒哀乐,使现场气氛在一种朋友般的亲切谈话中把节目引向纵深,尽一切可能展现每位嘉宾的生命体验和心灵秘密,与观众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
定位于“情”,他们栏目的口号就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而且主持人朱军以他平实、质朴、真诚的主持风格成就了这档栏目的风格,一度很受欢迎。
情感类谈话节目必须要以情动人,这也是观众情之所在。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为了能够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策划人员所找的嘉宾一般都是身负“奇情异闻”,他们的故事如不是感天动地也必然是催人泪下,他们之间的矛盾如不是深不可解,也必然是现实社会中的典型代表。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一幕,随着嘉宾的讲述,它的故事愈发感人,现场气氛也被感染到最大化,足以催人泪下,甚至是主持人自己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情感类谈话节目是特殊的谈话节目,它更重要的是与情挂钩,嘉宾的声音、语气的变化,都是他们内心情感世界喜怒哀乐的反映,如果她不真诚倾听,可能就不能理解嘉宾当时的心情,不能为接下来的环节作出正确的对策,而且可能会导致冷场,使节目陷入僵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