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正式启动-《崛起于科技》
第(2/3)页
之前像赵天志、王楠,周钰雅这些人,都是张文凯订的薪资价格,完全都是凭个人感觉,这里面一定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的因素,所以赵天志的这份计划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这份计划在张文凯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公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离不开这种计划。
张文凯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夸赞赵天志这份计划提出的很及时,要不然因为薪资的原因,公司出了问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张文凯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公司的人员薪资和别的公司都一样,那也体现不出自己公司的优势,光是一个名声优势,似乎有些不太靠谱,于是便对着赵天志问道:“我们公司的薪资标准,必须要高出同等级公司贰佰元至三百元之间”。
这样高出的薪资,在加上自己公司的名声,会有更多人来应聘自己的公司,应聘的人多了,优秀人才的基数也就更大了。
虽然说自己的公司已经开的很大了,但是在公司人员上还是很薄弱的,公司的优秀人才和高端人才太少了,必须广撒网了。
赵天志平静的看着张文凯,沉默了几秒钟,最后赞成的说道:“张董,你的提议很不错,我也赞成。”
赵天志当初制定这份计划的时候,所有的标准都是按照正常的标准走的,但是张文凯的话提醒了赵天志,华夏新科已经不是一个小公司,如果再薪资待遇上还是小家子气的话,肯定会被别外人笑话死,所以赵天志果断了同意了张文凯的计划。
看到赵天志同意自己的想法,张文凯又接着问道:“公司自招的科研人员和挖来的科研人员薪资怎么定?”
毕竟自己公司未来的核心就是私人实验室,各个科室的研究人员薪资还是要定的更合理一些才好。
而这个问题会衍生出很多问题,如果说你用月薪一万招来了一名研究员,然后你又用月薪一万五挖来了另外一名研究员,如果这两个做相同的工作,那你叫之前的那个研究员怎么想,这不是引起矛盾吗。
这种事情很多,做同样的事,工资待遇却不一样,这会大大增加员工之间的矛盾,很多人都会想,凭啥给他开这么多?为这种不满的情绪肯定会带到工作中来的。
怎么有效的缓解这么矛盾,才是张文凯想说的话。
对于做了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一下就听出了张文凯话里面的关键点,但是在赵天志看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思考了一下,说道:“张董,打算怎么处理。”
张文凯听到赵天志并没有说出什么意见,便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每当挖来一个员工,就对相同工作的员工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合格的话就提高薪资。”
赵天志点了点头,虽然这个方法有些怪异,但是这个方法也算合理,便直接答应了。
要是这样的话,公司就要专门成立一个考核的部门,于是赵天志也对张文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徐慧梅处理这个事就行。”张文凯把这件事安排给了徐慧梅。
本来这些考核的事就是属于hr的范围内,自然交给徐慧梅,赵天志也没有意义,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