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设宴-《桑田人家》
第(3/3)页
谢家并不随便把银票给外人的。若说这是女孩子捡来的,可看她要钱的气势,并不像。
难道是谢策去秦淮河寻欢作乐的时候,随手给了这女孩的?
“姑娘,请坐下,一切好说,好说。”管事的马上笑脸哈腰的了。
杨端午摆摆手:“你不需要说什么好话。我就是来要钱的,这是你们谢公子欠我的。你们怎可以耍赖?”
“我们当然不是耍赖。不过,姑娘也知道,你忽然拿来这么张银票,我也只是个管事的,我也总要去了解下情况啊。”那管事的说着让人带端午去内房说话。
这分明是不想让杨端午丢人现眼。
“不,我不去内房。你们在这里给我解决。”杨端午声音一高,寥寥几个客人进来听到,都转过来看端午。
管事的急了,这个女孩来历不明,要的又是天价五千两。若是他赶过去问谢策,若是没有的事,依谢策的脾气,不把他骂死不成,可若是就这样给了,这可是五千两啊。给错了怎么办?
正左右为难,杨端午又催促道:“你们谢家是怎么了?赖账不成?”
那几个客人听了,本来想借银子的,掉头就走出了银号。
管事的只好说:“姑娘,你看这样好不好,店铺里一下子没有那么多银子,不如,先给姑娘一千两应急,等我问完谢公子,姑娘明天再来,可好?”
杨端午说:“这样也可以。”“那还请姑娘把银票给我们。”
杨端午冷笑道:“你以为我是傻啊。银票给了你们,你们还会还我银子么?这样把,你们在这银票上写上四千两银子,我就拿你们一千两先走。”
管事的想,这不就是坐实了要五千两的事么?可他能怎么办,搞不好这姑娘真闹起来,人人会说谢策引来的风流债,谢家的名声会受损。
于是管事的答应了。
杨端午结果一千两银子,沉甸甸的,拿着管事的写好四千两的银票,这才走了出去。
“你们去跟着这位姑娘。”管事的给手下使了个眼神。
这姑娘究竟有什么底细,竟然敢这么放肆。
杨端午知道身后有人跟踪,她故意挑人多的地方走,直到她来到秦淮河边,白天虽然没有晚上热闹,可也不乏游客。
几只小船在河面穿梭着,隐隐传来的是琴声。
杨端午钻进了一条小船,拿出五两银子听歌女拉二胡。
咿咿呀呀的二胡声音传出来,那跟踪的才走开。
杨端午问面前打扮贫寒的歌女,“你是不是每天都重复唱这个歌?”
“是的。”那歌女算是秦淮河上混的一般的歌女,混的好的白天是懒得出来卖艺的。
“那我给你改一改歌词,你以后就唱这首,保证会闻名起来。”杨端午说着递给那歌女一张纸。
歌女看了那歌词,一怔:“可是我却看不懂是何意。”“你不需要听懂,听的人懂就行了。”杨端午说着给了她银子。
“可我为啥要相信你呢?”那歌女还是不信。
杨端午掏出了那张银票,“你现在知道我是谁了吧。”
歌女看的仔细,那上面分明是谢家银票,还是四千两的!
手上有谢家这么大面值的银票的,不是谢家什么人,就是谢家的朋友了,那歌女马上行礼:“是,我一定从此以后,都按照你所说的唱。”
然后端午又去了其它的小船内,用同样的办法要别的歌女以后也唱她编的歌词。
因为杨端午看起来自信满满,还有谢家银票,再加上白天的歌女本来就没钱没势,不敢得罪谢家人,于是就都答应了。
全部搞定,也到黄昏了,端午就回去了。
那个跟踪的回去报告给管事的听,“果然是秦淮河出来的。”
管事的却是怕搞错,还是去通报给谢策去了。
“哦,她真的来了?”没想到,谢策听说被杨端午“讹”走了一千两和一张四千两的银票,一点都不疼惜,竟是很感兴趣:“她说她明天还会来,那本公子明日就去银号一趟。我要亲自会会她。”(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