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贬王阳明(上)-《大明阁臣》
第(2/3)页
刘瑾比较偏向自家人,所以对陕西人士都格外的照顾,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需要一批真正有才学的人帮他。
虽然现在等同于已经掌握了大明的天下,但是他不像其余七虎一样,整日只知道作威作福,不干实事。
虽然随着环境等周边的变化,人的某种性格或许可能会改变,但是对于理想,我想,这种东西很难说变就变。
自小就经历社会动荡、颠沛流离、飞洒诡派,等现象的刘瑾,在钱塘的时候变已经发过誓,若是有一日掌权,一定要带大明走向新轨。
可现在真的掌权之后他才知道,偌大的国家真的不好打理,所以他才会举荐焦芳入内阁,收揽大批有志之士。
虽然刘瑾怂恿下面人卖官、升迁等,但对于重要的岗位刘瑾都是慎重的紧,比如焦芳曾举荐过其亲戚给刘瑾,并且隐隐有想让其入阁的意向,但是刘瑾拒绝了,并且给了焦芳四个字,“何才入阁?”
当然,这都是没有真才的人,若是有贤才的,刘瑾也不吝啬,比如康海就是一个例子,刘瑾曾多次去找这位弘治十五年的状元商谈,希望将他从翰林院调礼部。
但都被康海拒绝了,康海同为陕西人,为人也十分聪慧,他想在夹缝中求存,于是乎便抱着中立的态度,所以事到如今倒是安然无事。
但这种中立是可笑的,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候,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罢官,要么依靠刘瑾。
康海没有这个觉悟,他去了锦衣卫大牢,去看望那被刘瑾关押的好友李梦阳。
李梦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那种孤傲的性子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空洞的眼神,以及颓废的表情。
锦衣卫这种牢狱不但能让人身子上收到折磨,但是最可怕的其实还是精神上。
由于牟斌和文臣的关系都还不错,所以被关押到锦衣卫的文官到没有收到过什么身子上的虐待。
那些被关在东西厂的人可就倒霉了。
李梦阳见康海来了,发疯似的求康海道:“对山救我!”
对山是康海的号。康对山见李梦阳这般,心有不忍,他点了点头,说自己一定会救他。
康海这人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是个十分合格的朋友,回到家中,经过一夜的思想挣扎之后,第二日便登门拜访刘瑾。
当刘瑾听到康海登门的时候,激动的鞋子都没有穿,亲自去迎接康海,能得到刘瑾这种待遇的,只有两个人,康海算是一个,另一个不是内阁阁老李东阳,而是那个叫陈廷玉的内厂厂都。
康海说明了来意,刘瑾很失望,但还是同意了康海,并且亲自和康海去了锦衣卫大牢。
进了锦衣卫大牢之后,刘瑾脸色突然冷峻了下来,难怪这帮文臣这么的贱骨头,原来这儿的待遇这么好。
刘瑾还一直纳闷,那些被关在东西厂的文官早已经屈服了,为什么锦衣卫这里尽然这么硬,还以为这些文人的骨气是有多么多么的高呢?原来是牟斌干的好事!
刘瑾记下了这笔账,没有立刻找牟斌麻烦,而是陪同康对山,一起去释放了李梦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