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回 供词不一致-《妖谋》


    第(2/3)页

    秦英深深扼腕叹息,这样得力的左膀右臂,居然可能是个出卖自己的人。

    李道宗正襟危坐岿然不动,让人猜不出他的半分心思。等广平道人话音落了,他轻咳一声问道:“你为何叫每个通厢都出道人,在前院殿宇守了彻夜?”

    他面容镇定地答:“近来西华观风头正盛,小道以为需要提防有人装神弄鬼。”

    “早不防,晚不防。那夜防了偏偏出事。”李道宗自言自语了一句,又问道,“道长在子时并不曾出过老君殿?”

    “三清天尊在上,小道不敢隐瞒。”广平道人不假思索地答,也就是确保自己的供词真实有效。

    李道宗点点头让他出去了,只是手指有规律地扣着桌面,一下又一下,似乎在思索为何两个人的供词有所出入。过了半晌他继续叫人进来问话。

    二十个道人的笔录在两刻之后全部写好。

    秦英借在手里翻了一圈,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

    起先她以为是广平道人说了假话,不过仔细回忆着他那神态,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那么是哆哆嗦嗦指控广平的人说了假话吗?

    推理不同于其他,只要行差踏错了一步,便将头绪引到全然相反的地方。要慎之重之。

    秦英的逻辑向来都很清明,但是案子涉及到自己的道观还有道人就不敢决断。

    身在此山之中,看不分明山之全状。

    李道宗毕竟查案经验丰富,吩咐笔录看好了秦英手里的供书,自己就拂袖起身出厢房,他的影子拂在室内的桐木地板上,落出一道瘦长的灰暗。

    “拘泥于笔墨不如探辨于现实。”他转头对着秦英的方向,说了句没有头尾的话。

    她听了个模糊心中想:什么才是现实?

    笔录极其善于察言观色,指了指门口微笑道:“两个人供词不一致,问题出在人身上。人既然不愿意说,必然要求助于现实之物。李大人应该是带人去太一殿了,秦大人不想去凑热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