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借鸡生蛋-《龙腾1856》
第(2/3)页
淮军军官学堂建立时,曾纪泽又在门口亲手写了一副对联:升官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每期学员招收两千人,6军一千五百,海军五百,一期六个月。
曾纪泽亲自当淮军学堂的总教官,他也为淮军军官学堂的导师提供优厚的待遇,招收学员大多是那些从土改中获益的士兵和新编训入伍的农民。他们训练的步枪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上海武器制造局生产的改进式连珠枪,这种经过加特林和斯宾塞主导改进后的步枪,还开设炮科、工科等军事课程,外聘有洋教员,一些淮军将领也经常去上课,比如刘铭传等。每期学员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曾纪泽都是亲自参加,对他们耳提面命。
“大人,为何向洋人借这么多的银子呀,要借的话,上海有的我咱们本国的钱庄,这笔买卖,何必便宜了洋人。”刘铭传对曾纪泽这种做法不是很理解。
“东南半壁已是英法列强的势力范围,这其中又以英国人在华的势力最强大,咱们既要起事,英国人中立便罢,一旦他们站在了清廷的一边,咱们的处境就十分的不利。你看,如果那长毛有英国人的支持,他们还沦落到现在的这般田地吗?”曾纪泽解释说,“而且,我们的还款期很长,洋人要收回债,就得支持我们。别人万一不认账怎么办?哈哈。”
刘铭传恍有所悟:“大人莫非是借借款之事,绊住英人的手脚,让他们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倒向清廷。”
曾纪泽笑道:“洋人最是狡猾狠毒,他们既我中国有一个稳定的政权,好为他们的贸易侵略安全稳定的市场。但同时,他们又不愿看到中国富强起来,有一天能够抵御他们的侵略。你不见长毛起事之处,从洋人那里获得了多少枪炮,朝廷几番照会,他们都不当回事。到后来太平天国被咱们打得不成样,大势已去时,他们才假惺惺的决定支持清廷,严禁向长毛走私军火。”
“所以大人才要将洋人的在华利益,跟咱们紧紧的拴在一起,让他们不敢去支持清廷,甚至,他们还为了自己的利益,转而来支持我们。”刘铭传明白了曾纪泽用意,显得很是兴奋。
曾纪泽没刘铭传那么兴奋,在这样一个时代,华夏已为满清的统治残害得满目疮痍,科技落后、化僵固、思迂腐、精神馋弱。泱泱中华,已经被满清这个病毒尽毁。到了这个时代,已不得不借助外部的力量,以一种近似屈辱的方式,对这个垂死的政权,需要脱胎换骨,中国才有涅磐重生和复兴的希望。
李鸿章对于曾纪泽借外债的举措同样有所质疑,他特意书信一封,表示了对将把柄操于洋人之手可能带来的威胁。曾纪泽没有给李鸿章一个完整的解释,因为曾纪泽觉得现在还不是把计划全盘托出的时候。
曾纪泽把朝廷的批复拿出来做幌子,他让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中称,他必须购买更多的军火,以确保尽可能快的消灭长毛的叛乱。清廷方面是得了恐太平天国症,只要能够尽快的消灭匪,西太后和恭亲王也顾不得什么体面,同意了曾纪泽和李鸿章的奏请。
随着各方面准备工作的落实,出兵西征的日期渐已临近,曾纪泽听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作为此次西征主力大将刘铭传,他重病已久的夫人不久之前病逝了。曾纪泽为了表示关心,亲自前去刘府祭奠已逝的刘夫人。马车停在了热闹却又安静的刘府门口,不少淮军在沪的将领,以及江苏衙门的官吏们,都抽出时间来参加刘夫人的祭奠仪式。这也难怪,堂堂巡抚大人给刘铭传面子,他们这些个做下属的又哪敢不给呢。
此后,曾经泽下了死命令,要求淮军营一级的军官,必须在年底以前,将直系亲属接到上海居住,官府将免费为他们解决宅地问题,敢有违抗者,就地解除军职,逐出淮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