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驻军琉球和台湾-《龙腾1856》
第(3/3)页
曾纪泽早就想把琉球收回中国,给了曾广孝一封信。于是曾广孝拿出一封信,给在座各国外交人员展示:“诸位请看,这是琉球国王尚泰给吴王的血书,上面的文字,全部是汉字,充分说明了琉球,也是中国的藩属国,里面的内容,字字是血,控诉了日本人如何不讲人权,侵略琉球。”
森有礼一听曾广孝还懂人权,彻底闷了,语无伦次:“中国击沉了英舰‘无畏’号,理应赔白银1oo万两。”
曾广孝依然很淡定,买一艘“无畏号”估计也就六七十万两白银,日本人还真敢狮子大开口,于是问:“请问无畏号当时挂的是日本旗还是英国旗?”
森有礼说:“日本旗。但日本是租来用的,出了问题还得中国负责。”
曾广孝一笑,反问:“这么说来,如果各国租界上出了事,是不是也要中国负责?那我们很乐意负责,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公使怎么看?”
英国1845年就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到1875年,英国、美国和法国等都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了多块租界,按日本人的逻辑,租界上的事还得中国人说了算,他们当然不干了,纷纷谴责日本人强词夺理。
谈了两个时辰,森有礼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起身一拍桌子,不谈了:“吾国民好战,到时候一旦开战,中国自食恶果。”
刘铭传一看,一拳头把三四寸厚的木桌砸出一个窟窿,“他娘的,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你小日本三万兵,我中国四万万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你们。”
曾广孝也笑着说:“我们吴国正好要练兵,如果日本人愿意,可以和吴国先来一仗!”
日本人一点便宜也没占到,灰溜溜回国了,森有礼和郑永宁被罢免。
而曾广孝和刘铭传在战场和谈判桌上都大挫日本人的锐气,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罕见的胜利,慈禧太后一高兴,封李鸿章为“肃毅伯”,赏赐黄马褂一件,这是大清国很高的荣耀,朝中大臣趁机大拍李鸿章的马屁,茶余饭后无不拍手称赞李中堂。
李鸿章趁机向慈禧建议大清驻军朝鲜和琉球,将台湾改制成行省,和内6形成四角之势,即使不灭了日本,也会让日本寸步难行,李鸿章上奏朝廷,翁同龢那老头却又跳出反对,说日本人两次战败,肯定不敢再打台湾的主意,恭亲王也认为现在开台湾条件不成熟,日本这种弹丸小国,不是大清的主要对手,现在要集中军事力量对付西北的沙俄,驻军朝鲜和琉球没有必要。
加上英国人从中周旋,为了息事宁人,总理衙门竟然派大臣崇厚单独跟日本人签署了议和协议,崇厚在外交方面完全是猪一样的队友,混蛋加三级,竟然同意日本到朝鲜设立大使馆,在琉球是中国藩属国这样的原则姓问题上也含糊其词。
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听说后,忧心忡忡,对李鸿章说:“父亲,这次海战失败后,日本必然会大批购买军舰,琉球离日本太近,不驻军很快就会被日本武力占领。日本在朝鲜设立大使馆后,必然会干涉朝鲜内政,父亲应该和两宫太后再争取一下,千万不能让日本在朝鲜设立使馆,不然那些在朝鲜和琉球战死的淮军就白死了。”
李鸿章叹了一口气,道:“崇厚只是条约签署者,这可能是恭亲王的意思。自从同治皇帝死后,慈安太后很少管政事了,现在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意见越来越不一致,很多事下面不好说,更不好办。”
李鸿章很失望,即便是自己这样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员,身在腐烂到根的官僚体制,办什么事也是带着镣铐跳舞,只能当裱糊匠。
腐朽的清廷没远见,吴王曾纪泽当机立断,派七艘军舰进驻台湾和琉球,并把琉球、钓鱼山等划归台湾省,从福建和浙江移民八十万人到台湾,派刘铭传当台湾巡抚,开台湾,从此台湾、琉球、钓鱼山都成为了中国的领土!(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