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龙腾1856》
第(2/3)页
恭亲王还电报给曾纪泽,要曾纪泽承认载涛为新皇帝,迎接新皇帝回北京,重整朝纲。
曾广孝也开始琢磨着这风云突变的时局,他原本以为解决了慈禧太后,曾纪泽就能顺利当上大总统,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病休了多年的恭亲王,而且看恭亲王办事雷厉风行,毫不含糊,还是宝刀未老,曾广孝派家仆去送信,约袁世凯、容闳、谭嗣同、梁启、严复、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刘步蟾、邓世昌等人半夜到自己的军营商议对策。
家仆前脚刚出门,袁世凯就领着一人前来拜访,来人身穿青衣,笑吟吟地上前抱拳行礼,此人正是张佩纶,他此时满面春风,—八字胡,体态偏肥,常见的官员颟顸模样,完全跟刚戍边回天津时胡子邋遢,脸上脏兮兮,目光呆滞的穷酸书生判若两人。
原来,张佩纶入李鸿章的幕僚后,协办李鸿章的文书,掌握机要文件,当了个心腹师爷。入幕半个月后,张佩纶在李家后院的槐树下审读自己流亡戍边时的著作,摇头晃脑,悼念妻亡,泪流满面,全然没有主意到曾纪泽的女儿李菊耦站了身后。俗话说,“文章憎命达”,戍边时张佩纶生活凄苦,妻子也病亡,所以他的文章文采飞扬,饱含深情,打动大家闺秀的才女李菊耦。李菊耦漂亮温婉,此时二十二岁了,这在古代已经是大龄剩女了,还没有寻觅到配得上自己的夫婿,于是主动上前攀谈。张佩纶时年过四十岁,两人相差十九岁,李菊耦这个“大叔控”对张佩纶遭遇十分同情,后来请李鸿章请张佩纶做了自己家庭教师,一来二去,日渐生情。李鸿章也很大度地把女儿许给了张佩纶,成全了一对佳偶。李小姐不只拿出私房钱,给张佩纶买了一座旧宅,平时还和他读书吟诗,收集善本古书,怡然自得,张佩纶此时自然春风得意,完全没了亡妻之痛。
曾广孝知道李鸿章和张佩纶关系不错,抱拳回礼,道:“幼樵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张佩纶道:“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曾广孝于是请他到客厅上座,张佩纶说明了来意,主要是代表李鸿章想来说服曾广孝支持吴王曾纪泽称帝,他说:“共和政体并不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何况你父王当了皇帝,你就是太子,何必跟在洋人的屁股后面搞共和,那一套不适合中国人。”
曾广孝此时不知道张佩纶是代表他自己还是代表李鸿章来做自己的说客,道:“不管是共和还是立宪,或者当皇帝,只要父王作了最后的决定,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不瞒幼樵兄,我也认为共和政体并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国情,但是,还真找不出第二种政体来满足现在的需要。商人们也愿意共和。你也知道,中国现在最不能够的事,就是内战。”
张佩纶道:“那也总不能就此承认西安的满清皇帝吧?”
曾广孝道:“这个自然,如若此时父王再向满清皇帝称臣,那岂不是笑话嚒?李中堂的意思,我知道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