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御书房里起纷争-《宋世流芳》
第(2/3)页
“这”
“若真是为了祭拜扫墓,又该何至于隐而不言?大可以向陛下禀明事情原由,何至于此?”
“”
张说一番反击,让蒋芾顿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正如张说所言,方才那不过是叶宇的片面之词,是否真的为了孝道还真是难以说清。
其实这些倒不是什么大事,最为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与金国公主联姻扯上了关系。
若是叶宇不能合理的解释玉佩的由来,那么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衍生很多种致命的谣言,这将来对叶宇的声誉将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毕竟在当下的环境里,宋金两国的恩怨可是日久见深,娶一个女真女子本身就会遭受鄙夷,更何况是叶宇这种在士子之中声望极高的公众人物。
若是事先二人没有丝毫的关系,而是由于皇权之间的利益关系赐婚,这倒是能够合情合理的说得过去。
所谓皇命大如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倘若叶宇是在此之前,早与金国的公主有了私情,那么对于叶宇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
因为叶宇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除了原有的远见卓识与功绩之外,其实最重要的根源是在于当年宋金对决时的光辉一现。
当年危难之中力挽狂澜,又在比试的立意上面,对金国是毫不退让半分,这是当今士子们追崇叶宇的主要原因。
自古爱国情操最浓郁也最迂腐的人群,不是底层只求温饱的农、工、商,也不是居于庙堂之高的群臣,而是这些处于中间环节的文人士子。
可以说他们无病呻吟,也可以说他们目光短浅,更可以说他们自不量力空谈阔论,但不能可否的是,他们这才是集聚爱国情操的源泉。
所以,无数爱国诗篇,大多都是从这群人中产生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将民族的仇怨看很深,将汉人与蛮夷的种族看得很重,这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操守,也是中华文化魅力的一种品格!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这句话其实最早源于朝鲜与日本,其实如今看来并非什么文化与疆域的缺失,而是一种精神传承的断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