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内忧外患乱象生-《宋世流芳》


    第(2/3)页

    其中还有一少部分虽然手中有兵力,却在福王叛变之际无动于衷,一副坐山观虎斗的姿态。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个时候俨然成了一个乱世。

    帮助朝廷剿灭福王的叛军?

    这显然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事情,因为这三路合计二十多万大军,又岂是能够轻易剿灭的?

    帮助福王一起起兵谋反?

    这显然是大逆不道之事,所以这种事情是决然不能去做的。

    因此这些人,只有坐在一旁看戏,即便接到朝廷的诏令,也不会十分的上心

    这种紧张的局势与气氛,也直接影响了京城百姓。城里城外众人议论纷纷,这其中有焦虑由愤怒,但也更多的也是恐惧。

    边关燃起战火,临安城的百姓可以毫不负责的说一句:“他们的死活管我屁事?我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

    这种话虽然显得很冷漠,甚至有些人情淡薄毫无同情之心,但却是大众百姓的一种现实思想。

    然而如今这战火烧到了自己的屁股上了,这自然而然就关了他们的屁事喽。所以整日里京城里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无一不讨论这件事情。

    对于百姓而言,谁做皇帝并不重要,因为那是文臣武将所考虑、所在意、所固执的事情。他们所关心的是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会不会因为抵抗而疯狂地抓壮丁守城。

    历史只会记载战争的胜利与失败,突出人物的姓名与功绩,而这些平民百姓的思想却无人得知。

    世人皆赞赏当年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又可知当时的唐朝百姓是否真的对他们一致称赞。

    若是一致称赞的话,又何来的杜甫的三吏三别?

    这六首长诗,每首都叙述唐军强行抓壮丁充军,新婚、垂暮别离的悲惨命运。或许在那些百姓的眼里,当时的大唐军队比胡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百姓自私,却不需要遮掩文武无私,却以大义掩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