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教引姑姑是个强硬的女子,初来罗府住下,并未因我是殿阁大学士的女儿,便多加尊敬几分。反而,在她的眼里我不过是一个宫中末端的蝼蚁。能活几日,还是个未知。 “宫中不比府里,小主入了宫后,行言举止都得万分小心。”教引姑姑有板有眼道“这宫里需要主意的东西,那可多了去吧。 就比如几称!小主在府中的时候儿,可以随意的称自己为“我”,可到了宫里就不同了。对着万岁爷,小主得自称为“臣妾”,对着太后娘娘,还有比自己位分高的主子小主,就得自称为“嫔妾”。 对着奴才奴婢,就得自称为“本小主”。在宫里以“我”为自称,那可是大罪!不管身份儿高低,一律要处以宫刑。” “是”我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娴静优雅的女子,当年父亲为了把我培养成她的模样儿,没少在礼仪方面下功夫。 所以对于教引姑姑所说的东西,我虽不感兴趣,但也不曾厌烦。只是认认真真的听着,偶尔回应上几句便是。 呵呵…… 好在卿儿离开了,若是换成了她,不知要打多少次的瞌睡,受多少的责骂了。 “好,再来说说请安。如今后宫里没有皇后,掌管后宫大权的是翊坤宫的淑妃娘娘。 小主入宫侍寝以后,需要每日到淑妃娘娘宫中请安。没有特殊的情况,时辰需为早晚各一次。当然了,若淑妃娘娘有了别的懿旨,那十天半月去请一个次安也是有的。 譬如现在,宫中的娘娘小主皆只在早晨到翊坤宫请安,黄昏过后是不必去的。若小主勤快,也可到地位辈分皆高的娘娘小主的寝宫里去。 切不可直说“娘娘好”“嫔妾前来拜访”之类的话,否则视为不敬。在与高辈高位者谈话时,需随时使用敬称,不可出现譬如:你、我、哦、恩等不敬之词。 在其言语有错时,也不可随意指出,需诚心提醒,不可使用冲撞或讽刺口气。在与平辈平位者谈话时,需心平气和。不可擅分高低贵贱,口出秽语。 在与晚辈低位者谈话时,则需温和待人,保持应有的气度与风范。对了,太后娘娘常年在峨眉山礼佛,鲜少回宫。就算是回了宫,小主也切记不可轻易前去请安。 太后娘娘喜好清静,平日里除了华妃娘娘外,不曾有任何妃嫔讨得她的欢心。哪怕小主您是太后娘娘亲下懿旨选入宫的,也不得例外。” “是,画儿明白了。”宫中的规矩多又多,我只有仔细听来,以免届时出了差错,连累了母族去。 …… 在府中连续听了将近十日的唠叨,又花二十日来练习走姿,仪态。每日踩着花盆鞋,头顶一盆水,在不大的院子里转来转去,好生辛苦。 一开始,倒会想着毓晟哥哥。一想到他,眼泪便再不能止。可到了后来,由于白日里教引姑姑盯得实在是紧,慢慢的,也便不敢再想了。 …… 一个月后,终是到了我入宫的日子。 我踌躇了许久,还是给毓晟哥哥写了一封诀别信,让罗素给他带去。 ——宫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我把侯门的侯,用宫字替代。也算是交代了我的去处,应了我曾对毓晟哥哥的承诺:此生,都不会瞒他。 我不知罗素会如何与他解释我的离开,但我知道,毓晟哥哥定不会怪我。 若他怪我便好…… 他责怪了我,我心里也能好受一些。 …… 我入宫的那天,天公不作美的下起了小雨。 清晨时分,我坐着府中的马车,带着向阳与含冬朝着紫禁城而去。 天还灰蒙蒙的,下着细细的小雨。 我从马窗伸出头去,看着父亲与罗素站在雨中,显得格外萧条。 真是的……女大不中留,是父亲说的啊。现在女儿终于“出嫁”了,他还难过什么呢? “小主,莫要淋湿了头发。”向阳扯了扯我的衣袖,在一旁叮嘱,生怕我会着凉,坏了身子。 我叹了口气儿,便把头收了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