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公孙度的城府-《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2/3)页

    “别说客气话,辽东不也是你家么?你现在,就等于是回家,我这个做兄长的,就有责任接待你。哈哈……走!”

    公孙度拉着公孙瓒的手,齐步往辽阳城走去。

    进城之前,公孙度顺便交待人安置好随公孙瓒一起来的这三千来人马,并且,互相介始了对方的部下相识。

    公孙瓒认识了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与公孙恭,还有其部下大将卑衍,伦直。

    看上去。似乎是很和谐的一次见面,但是。公孙瓒却心里暗自警惕。因为,在公孙度似是有意无意的安排之下。公孙瓒的人马就与公孙瓒隔绝了,让公孙瓒也难以开口提出,要带一部份亲兵进城。不过,借着介绍互相军将相识之机,公孙瓒把田楷与关靖带进了城,另外,史阿等师兄弟带着不到百人作公孙瓒的贴身护卫随公孙度进城。

    另外,公孙度表面上,看上去似与公孙瓒很亲切。可是,公孙瓒却从其两个儿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冷漠,对他这个族叔的到来,似乎并不是太过热切。

    当然了,公孙瓒的心里其实很明白。他以前,还在辽东公孙家的时候,他的这一支一直遭受到公孙家族的排挤,当年认识公孙度的时候。公孙度对他更加是不假词色,对公孙瓒是相当的冷淡的。因此,这一次见面,公孙度一反常态。对公孙瓒如此亲热的样子,这让公孙瓒觉得有点不对路。

    哪怕公孙瓒的确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可他也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

    但是,既然已经来到了辽阳。见到了公孙度,公孙瓒亦无所畏惧。坦然的随公孙度进城。

    毕竟,来之前,戏志才已经跟公孙瓒说得很明白。来见公孙度,并非是来对公孙度示好,更加不是前来寻求与公孙度结盟的。而是来擦清公孙度的态度,看其有否可能归顺新汉朝。弄清楚他是想与新汉朝为敌。

    当然,站在道义的立场上,戏志才认为,公孙瓒应该跟公孙度交流交流,跟公孙度说清楚如今的天下大势,让公孙度清楚的认识到,他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归顺新汉朝。起码,要让公孙度明白,绝对不能与异族人联手对抗新汉军,更不要有心存饶幸之心,还想着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在如今的天下大势前面,新汉朝统一大汉已经大势已经成,假若他还抱着那种心思,将来,定然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既来之则安之,公孙瓒也没有急着说什么,顺着公孙度的意思,先看看情况再说。

    辽阳城毕竟是在关外,城池没有关内的城池那么的大,城墙也没有那么雄壮。看上去,始终都有着一种比较原始的野性味道。

    尤其是城内的人,奇装异服,有不少人都是异族人。

    那些穿着皮甲,腰跨弯刀,头戴插羽布帽的,一般都是异族人,与汉人的装束有着很大的分别。

    在关外,有许多异族人汉化比较严重的,他们已经适应了生活在汉人的城市当中。当然,他们心底里,恐怕也已经将自己视为汉人了。有的,只是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没能完全摆脱以往的习惯罢了。

    所以,在这样的城池当中,虽然汉异混居,但是,却依然能安然相处。

    不得不说,辽阳城,作为关外最大的一个城池,其另类的繁荣另有一翻凤味。在公孙度的治理之下,似乎民生相当不错,起码,城内的百姓相当活跃,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死气沉沉之色。

    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公孙度的确具备一定的才华,有一定的战略眼光,起码能把一座城池治理得整整有条,百姓安足。

    这个,在异族人虎视眈眈之下,能够做到如此,的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起码,现在看到了辽阳城,公孙瓒的心里不自禁有点惭愧。相比较起来,人家公孙度治下的城池,似乎要比他当年所治理的右北平等城好得多了。

    这的确是一个事实。当初公孙瓒治下的右北平,城内的百姓大多都慌慌张张的,朝不保夕。公孙瓒根本就不懂得要如何治理好自己所夺得的城镇,只是一味的向百姓横征暴敛,直接让百姓对公孙瓒的统治感到不满恐慌,直接导致许多百姓一旦有机会,就逃离受公孙瓒控制的城镇,逃到别的地方去谋求出路。当年,幽州琢郡大泽城基地,就吸收了不少从公孙瓒治下逃离的百姓流民。

    不管如何,站在对百姓治理的这方面来说,公孙瓒对公孙度还是有几分服气的,自认自己不及他。

    进城之后,公孙瓒亦看到了公孙度亲民的一方面。一路进城,沿途都有不少百姓与公孙度打招呼。而公孙度,亦似很有耐性的。跟下面的百姓说上几句话。颇有掌慈之风。

    在辽阳城官衙大厅,公孙度命人摆下了宴席。

    众人落座。

    “伯珪!一眨眼多少年过去了?当年,你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吧?现在……呵呵,来,为了我们公孙一族的荣光,为了我们今天的相聚,来,喝!干了!”公孙度高坐正席,举杯示意。遥敬公孙瓒,举杯先干了一杯。

    “还有田楷先生,来来,一起,嗯,公孙某人早听闻田楷先生写得一手好字。一会,还想向田楷先生求得一幅墨宝呢。呵呵……偶尔,公孙某也会附风俗雅一下。”公孙度又示意坐在公孙瓒一旁的田楷,让他亦同干一杯。

    “老啦……”公孙瓒掳着额下长须。摇摇头,似不胜嘘唏的道:“转眼间便十多二十年过去了。小弟这些年,也算是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人生起落盛衰……呵呵。还是升济兄你好啊,雄据辽东,自由自在。大富大贵啊。升济老哥,你才是我们公孙族的英豪。是我等的光荣啊。”

    “好了,别给老哥我戴高帽子了。你也别妄自菲薄。你现在,正好壮年之时,意气风发之时,怎么可言老?我们公孙族人,哪个不言公孙瓒英雄?哪个不羡慕?我?呵呵,只是在关外闹闹,成不了大器。这些,不说也罢……来,今晚,咱们就只聚旧情,只谈风月,别的,先不要说,不然,就枉费了我要为吾弟你接风洗尘的性质了。哈哈,各位,远来是客,不用客气,酒管够,肉亦管够!”

    “好!今夜,不醉不归,为多谢兄长的盛情款待,弟就借花敬佛,敬兄长一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