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乐在抱龙峪.最开心的穿越-《我的天空我的云》


    第(2/3)页

    抱龙峪我来过多次,这里五座山峰除了第二座外,其它四座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在山顶的小面积上拨起山峰,因此更加险峻。正是这个原因,过去我来时,五座中的四座都上到了顶上,只有第四座山峰让我望山兴叹!

    吃饱喝足后,我们开始向另外四个山峰挺进。从这个山头到第二山顶连接的路十分陡峭,我第一次来时,是试着跳下去的,结果差点站不稳掉到悬崖下。等我再来时,我就小心翼翼的抓紧两旁的树溜下去,这一次一样。在这座山上,这样的下山方式是时时伴随的,所以,双臂的付出也是很大的。

    第二山峰没有费多大力气就上去了。站在山顶上草草一望,我们就向第三个山峰挺进。

    第三个山峰比起前两个要险峻的多,我们得小心的向上攀沿。山顶很小像小馒头一样光滑,能让我站立的位置只有三十多厘米宽的边沿,我们几个人快乐的挤在它旁边。当我们向东方眺望时,看一座高高的山顶上托起一座建筑,房子如同在半空中一样看着很神秘,同时也让我很向往。爬山人就是这样,对眼前的未知高山有着无限的向往。

    驴头说:“那是南五台,只要想去,就能去。”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飞来石。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与馒头山顶相平行的旁边,绝壁矗立一石柱,柱子顶起一块巨石,而这块巨石是完全独立的。它是怎么放上去的?用飞来石形容在恰当不过!

    这时,北边第四个山峰上传来了欢呼声,我们向那里望去,从我们这边看,那座山比我们这座高得多,山峰挺拔直立。小小的山顶上六七个驴友舞动红旗的场景,如同红军在半空中胜利回师一样。太吸引人了,我们坐不住了。可是,他们怎么还下去呢?从这里看那山顶的地方太小了。

    等我们绕到那座山峰旁时,发现山顶上那群驴友下去了,一个人也没碰到。很好,给我们腾地方了。

    驴头让我们把装备外套放在山顶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准备轻装登顶。

    等我放好装备绕到山峰旁时,我看到一幕让我爆笑不止!啊!哈哈…哈哈……我笑得气都喘下上来…

    因为,我看到穿着绿色迷彩服的驴头,身体离脚下站立的地方一米多高,四肢曲着像青蛙一样,紧紧的匍匐在通向山顶的石棱上一动不动。

    我强忍着笑问他:“你搞什么笑啊?你看你多像个青蛙,怎么不上去呢?”

    “我上不去。你别笑了,快过来。我需要你们保护才能上去,快点帮我。”说这话时,他仍是一动不动全身紧贴着石头。

    我走到他身边才发现,山顶上通向山峰的是一棱形巨石,三角形石棱有大约15°的夹角。夹角的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绝壁,石棱的两条边上根本没有手扶脚踏的地方。这石棱又是通向山峰的唯一途径,它大约三米多长,坡度85°样子。

    “咦?怎么这么险啊?刚才的驴友是怎么上去的啊?”

    “他们一定也是相互保护才上去的。你们快点帮我,按住我的双脚”

    我们按他的吩咐,一人按着脚,一人托着他的臀部。他得到我们的支持后,青蛙般的一挪一跳。哈哈…哈哈……

    看他这样我又开始笑了起来,我的肚子都笑疼了,眼泪也笑出来了……

    当我们再向上托他时,我发现他的双腿抖动起来了。太可怕了,我赶紧按着他的身体,坚决不让他向上爬了。

    驴头不舍的下来了。我们仰望着山峰议论着,刚才怎么就没去看那些驴友是怎么下来的?

    正在这时,一位老年驴友来到了我们面前。他问我们:“是不是想上去?我带有绳带,能上去。”

    “想上,想上。”驴头快速回答。

    接着老人拿出了他的绳子。驴头看了很兴奋:“有这个带子一定能上去的,你们快来帮忙。”

    我退到后边,弯腰提袜子的功夫,他和姚驴不知怎么捣鼓竟把那老汉弄上去了。

    这下驴头来劲了,招呼我快来抬他。我笑不出来了,紧张的在下面和姚驴一起托着他。他大概把我的手当成姚驴的了,重重的放在了我的手上。上面的老者用绳子拉住他的手,很快就上去了。

    他转身问我们仨上不上,我们同声回答:不上了。姚驴和何驴回到放装备的石头上放松去了。我呢,不放心驴头就靠在石棱上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这时站在山峰上的驴头很酷,他兴奋的张开双臂挥动着。我看着他说“你多像你的始祖张三丰啊!”

    他说“你上来吧!”

    我又摇了摇头。

    “你快上吧!有我呢,你担心什么?”他又说到。

    “你让那老汉给你照像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