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子求知日月长 六-《潮水潮》
第(3/3)页
窑离萝卜地一、二里远。
前面说过,烈日与劲风伴随着人们,辛劳可想而知,最后一道窑门封完,人们走进老地主院里,已经是夜近十分。
同样,老地主面对满身是土,背上全是汗碱,几乎散架的人们。
抱抱手,客气地一指取红说道:“感谢,感谢,感谢众位乡亲一日劳累,些少心意便请取回,却不可贪心。”说完坐下抽烟再不言语。
人们知道,一天的劳累便为此时,却也是此时方见真章。
人们实在太累了,谁都想坐下歇歇气,可又谁都不愿歇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收工回来的路上,把最后的水和馍馍一口吃完,长了力气好扛那取红。
家中老小妻子倚门而望的,除了人儿便还有那勾魂的取红。
所以,人们相挨着,默默地伸出手,把取红提起扛在肩上,转身向长坡走去。
曹一板走到取红边,悄悄叹口气,回头看看,唐世伟和世举走上前来,不由分说便抓小袋子的。
还没提起时就听身后石刚吼道:“却取那小袋子的做甚,男子汉大丈夫没见这般软气!要取便取五十斤大袋子,成者丰衣足食,败则摔手白干,我自在前面等你弟兄。”
说完双手相握一掬,提起五十斤袋子上路。
唐世伟和世举互相看看,心说没打算取大袋子,和着曹家叔叔取了小袋子平安到家,没想却有此一出。
再看看众人,都把眼放在自己身上,况且石刚把话说了个绝,把唐家两弟兄将上了。
唐世伟和世举相视大笑:“哈哈——,我等却惧什么,天明才见日头红!”
唐世伟对曹一板说:“叔取小袋,我和四弟先去,成时分你,你看好脚下不可闪失,咱们坡上见。”
不说唐世伟两兄弟收拾整齐上路,单说曹一板。
可怜老人家不是帝王之命,不是要饭的命,此刻看来,却也不是扛活的命。
年纪大了,又干了一天的活,年轻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他。
只见他扛着三十五斤重的袋子,本有些弯曲的腰更弯了,汗水在白天流干了,此时脸红彤彤的摸上了一层灰朦,紫黑黑的,脚步沉重,与一伙农人默默无语向长坡行来。
心里却还计议:“老了不成了,明日再不来丢人,幸而是三十五斤不算亏,老地主的饭不好吃,我还是回去吃土坯罢。”
他有自知之明,一边走一边想,看着地下两脚步步踏实,用眼睛的余光注意着旁边,怕谁来碰一下。
要是碰一下可不是头,好容易得手的取红掉地上就算完了,都是农人却把谁能咋地?
土坡上,老地主的两个儿子带着一伙闲汉,这两个,那五个在坡上看着,牵狗拿棍眼睛亮亮的象狼。
潘艾强,潘艾道两兄弟,自从老父亲把取红改变以后,心里一直气不顺,每日里看见农人们扛着取红离去,恨不得抓住几个打,要知道取红比照前段重十斤。
但是,农人大部分只取小袋子并不重,加之天晴路干,因此无人摔跟头或者滚坡,只能是干瞪眼。
这日里又见农人们纷乱着走上坡来,夜光里扛着袋子脚步急迫迫的,在两兄弟看来,就象一伙来抢掠自己的强盗。
更打眼处,一条大汉扛着五十斤袋子踏步而去,看出是石梯子石刚,还来不及暗骂一句,又见两条大汉一步两个脚印,衣角飘动将两袋五十斤扛出视野。
潘艾道心潮翻滚涌起一团气体,冲口而出:“搞什么东东,**!”
旁人补充喊道:“还操你祖宗八代。”
潘艾强把火筒提起,对着众人头顶大吼一声扣了火。
“轰——!”的一声大响,众人惊慌失措,跌倒滚坡乱作一团,潘家人马立刻冲进人群,或抢夺,或打骂。
农人中自然也有那拼命反抗的,夜幕里这场争端十分激烈,待得坡上听见枪声反转相救时,只见满地受伤乱骂的农人。
唐世伟和世举寻到曹一板,却见老汉没事靠边坐着,屁股下是那三十五斤取红。
曹一板道:“我步慢,前面响枪一乱,我就站住脚没往上去,后来狗日的下来,见我扛着取红站着就没有动我。”
他显然是被吓住了,说话嘴巴抖动着,续又道:“狗日的抢人呢,放了枪还不把人吓得滚坡?看把那些个人打的,这会不遭报应?”
唐世伟抚了抚老汉的肩道:“你没事就好,这厮们太过恶毒。”
石刚气哼哼大步走了过来道:“这事不会便罢,连我一村子的杨秃子腿被打断,等着看吧。”
人们渐渐聚拢痛斥盈然,群情激愤喊叫怒吼。
决然明日要潘家给出说法。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