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朝-《穿越之炮灰翻身记》
第(3/3)页
初曦面色认真,一本正经的保证,惹得旁边看热闹的官员一阵嗤嗤低笑,只见江正一记冷眼扫过去,顿时都正身端坐,再不敢出声了。
江正面色依旧冷肃,“本官看你就是太闲了,我这里正好有件公案,就交给你办!”
吏部,负责朝中官员的调动和安排,眼下,正有一件棘手的事被陈维推了下来。
殷都漕运使付礼因病辞休,漕运使的官职便空了下来,梁郡王和王太傅分别向举正官荐举自己的儿子担任此官职,漕运使主要管全国各地粮食的调运,平时较清闲,而且油水颇多,是个肥缺,所以两家争得不可开交。
陈维两方都不想得罪,便将此事推给了江正,江正心中本已有人选,是太学博士之子,薄恭,其为人勤勉耿直,文武皆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梁府和王府皆位高权重,又一向都是支持太子,所以陈维交代,漕运使一职只能在这两家的公子中选。
梁小王爷梁子瑜不学无术,每日只知玩乐,王太傅的儿子略好一些,但也是个庸才,江正一个都看不上,于是此事一拖再拖,已经拖了将近一个月。
这两日皇上还问起过此事,江正正因此心中郁结,今日看到初曦,想到也是太子的人,干脆将事情交给初曦,至于选谁,随他们自己折腾。
初曦接了文案,长目一扫,不由得冷笑,呦,梁子瑜,还是熟人呢!
在大夏建国初期,朝中选官的制度还是世官制,官职家族世袭,官吏选拔由世家大族掌握。后乾元帝登基,经过一番改革,变成了举正制,类似于初曦前世历史里学的九品中正制。
京都和各地方设举正官,举正官根据家世,父辈的仕宦经历和爵位的高低,综合德才方面的修养,向朝廷举荐官员。
虽然这样的选官制度有利于朝廷的集权,但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普通百姓若想出人头地,唯有入伍参军一途,所以,武将向来被文臣轻视。
也正因为如此,百官才对初曦被封了文臣这件事如此惊讶,寒门入仕,若在平时,这样的事是根本不被上流允许的,只是因为宫玄,才被压了下去!
而这样的选官制度,迟早会造成世家大族实力膨胀,皇权被分,最终不可收拾!
初曦拿着文案,落在梁子瑜和王文则两个名字上。
王文则她知之甚少,梁子瑜到是了解一些,梁家的郡王之位是几代世袭下来爵位,一直在自己的封地,到了梁彦明这里,才举家搬到殷京。
梁郡王忠君爱民,廉政严明,在其封地颇受百姓爱戴,其长女梁觅也是殷京有名的才女,许配了鱼家长公子鱼少晔,唯有梁子瑜,改了梁家几代的家风,每日游手好闲,专爱女色,十足的纨绔子弟。
想到李南泠枉死的父亲,初曦浅啜一口淡茶,唇角勾起一抹阴测测的冷笑,梁子瑜,你终于也有落在小爷手里的一天。
这宫里点卯点的早,散的也早,不到申时,初曦便下朝回来了。
进了别院登时下了一跳,只见院子内摆满了珍奇古玩,金银珠宝,大小木箱,铺了满地,沈烟轻正招呼下人清点。
初曦抓起一串玛瑙珠子,两眼放光,惊喜的问道,“这都是哪来的?”
沈烟轻将账本往初曦身上一放,“看看就知道了!”
初曦随意翻了几页,见都是朝中官员送来的,顿时笑道,“怪不得都想着当官呢,行,都收着!”
沈烟轻一怔,“收着?我以为你会让人还回去,你刚入朝,就收百官的礼,你不怕有心人以此为把柄,去皇上那参你一本。”
“怕什么,小爷我自有用意,放心吧!”初曦把账本交给沈烟轻,“把这个收好了,对了,把二丫叫过来!”
t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