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代县榷场-《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首次交易完成后,标志着榷场正式开通,随后两边商贾迅速涌入,然后自由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官府除了保证榷场的正常运转并收缴税赋外。将不插手商贾之间具体的贸易行为。
榷场内人山人海,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要准备交易的货物,而走在路上的鲜卑人、晋人随心所欲地挑选着让自己称心的货物。
整个榷场俨然和菜市场一样的繁华喧闹,到处是讲价的声音,激烈地讨论声。拓跋比延早就根据莫含的提示,命令部落中税官去市场上收税,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商贾,拓跋比延心中是说不出的高兴。
榷场开通之后。对拓跋部落来说,终于可享受白花花的青盐。在草原上是很很少能见到青盐的。因此目前榷场内前来购买青盐的鲜卑人很多。
而辽东商贾显然不在意良马的质量,而是大肆得购买在牛羊牲畜。随着卫朔大力提倡食肉,各种肉类消耗极快,仅靠辽东还无法满足两地百姓对肉类的消耗。而代县榷场的开通,让拓跋部落过剩的肉类大量涌入幽州市场。
由于是第一天贸易,两边的商贾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甚至到了正午吃饭时间,依旧热闹异常,人流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
看到这情景,拓跋比延心中很是得意,心中想着这榷场开通以后。贸易增多了,受得税就多了,不禁想着自己的实力会越来越大。
不过,在一旁的韩寿同样十分开心。种子已顺利种下,就看何时开花结果了。
不像站在台前的拓跋比延那么风光,而作为促成拓跋部落开市的幕后功臣——莫含,只能站在一边笑吟吟看着眼前的一切,如果不是有心人,绝对不会有人想到他会是榷场开市的主要策划者。
莫含之所以答应拓跋猗卢前来代县,首要原因就是是为了近距离观察辽东。对当初韩寿在盛乐的表现,他多有耳闻,以他的智商自然看出了辽东对拓跋部落没安什么好心。
莫含与拓跋猗卢的私交是非常好,可他也没打算提醒一二。不管怎么说拓跋部落都只是异族罢了,若辽东真吞并了拓跋部落,对并州来说未必是什么坏事。
终于到了日落的时候,榷场关闭的时刻到来了。不少商贾依依不舍地收拾起自己的货物,打算先到城内客栈休息,等明日再来榷场交易。而韩寿与莫含二人趁着交易间隙已暗中约好晚上见面。
在一处秘密据点内,韩寿拉着莫含的胳膊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肆无忌惮的笑容响在了偌大的密室中飘荡着。
莫含纳闷地看了一眼韩寿,想不明白他为何发笑,不由得开口道:“不知韩大人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不妨出说来让在下也开心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