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会州 中-《千年军国》


    第(3/3)页

    连续的短促湍急的鼓点声响起,会州城的厚重大门哄然大开,一个骑兵百人队从里面涌了出来,为首的可以看出是个身材魁伟留着花白长须的主将,那人与守在城下的干木朵李明义二人交谈了几句,就带着手下百多人冲着老罗这方骑行而来。

    “是卫慕乙黑将军,他们应该是看了我的信件过来的,将主!”注目看了所有的动静,李德明提醒道。

    “那个留着长胡子的是卫慕乙黑?”老罗轻伤问道。

    “哦……”距离超过三千步,还能看得清?李德明惊愕之后下意识的说道:“卫慕将军确实留着长胡子。”

    “嗯……”沉默的看了一会儿远处过来的会州骑士们,老罗提高声音吩咐了下去。“奥尔基,挑选一百亲卫,离阵三百步,随我出迎!李将军和我一起去!”

    很显然从会州城内涌出的人不可能有攻击的想法,凭借老罗身后的大队人马,别说一个小小的白人队,即便万人骑兵也不会放在眼里,更何况,方圆不过五里的区区会州城,能有多少人力?

    值得老罗看重的只是李德明口中评定为“忠勇”的卫慕乙黑!

    ——————————————————————————————

    1李德明口中的伯父,指的是李继棒,李继迁的同族兄长,曾在李光睿死后继承定难军节度使的职位,只是同时面临赵宋的压迫和族人的不认可,选择亲去汴京表达诚意,后被赵宋皇帝扣留宋境。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事情,定难军从九世纪晚期880年李思恭(鲜卑拓跋)开始就变成了拓拔李家的囊中之物,沿袭脉络是李思恭-李思谏-李彝昌-李仁福-李彝超-李彝殷-李光睿-李继筠-李继棒-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这当中李光睿死后,李继筠和李继棒都只做了不到两年的定难军节度使,其中的原因已经难以考证,不过继李继棒之后,原本作为银州防御使的李光俨一系异军突起,李继迁则顺势成为定难军节度使,猜测应该是家族旁系和直系的争端导致。

    所以,文中李德明的说辞不过是遮掩家丑,把责任都推给赵宋朝廷。

    2光义皇帝,指宋仁宗赵光义。李德明的这种说话的方式并不合乎东方的礼节,按照当时的礼仪,应该是称作“仁宗皇帝”这种把谥号加在前面的提法,而不是直呼其名然后加个皇帝称呼,不过李德明的这种说法是表明对赵宋的排斥与愤怒,同样也是对罗开先的有意试探。

    ………………………………………………………………

    附:城市大了真的很麻烦,堵车加意外,想做点什么事都会比较烦,这两天有事外出,去了几个朋友介绍的公司,几乎是绕着京城兜了两个圈,里程还是以百公里来计数的。

    抱歉晚了点,感谢书友“li小李老四”“wadexun”“kgb136”的点币打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