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朱棣的决定-《永乐群侠传》
第(2/3)页
“一品阁中的人大多也都是江湖中人,包括庄烈臣与付海。”道衍道。
“你知道我姐姐是素来看不起袁珙的,一品阁归袁珙统领,她又怎么会去找他呢?”朱棣道。
“恐怕皇上还是只说了一半吧?宁国公主之所以来找我,并非全因如此,而是考虑到叶承是郑和带来的人,而我又是郑和的师父,如果对叶承动手不经过我,宁国公主怕我在其中横加阻拦,坏了大事。”道衍缓缓道。
朱棣听罢不禁摇头笑道:“高明!不愧是道衍法师,真是洞若观火,什么事情到了你这里也休想瞒得过去。”
“既然如此,贫僧也就不再遮掩了,敢问圣上欲如何处理此事?”道衍趁机问道。
朱棣抬起手来指了指墙壁上的绿衫剑与晴日剑,笑道:“广孝,你看到这宝剑了吗?若是挂在墙上,不管他再怎么锋利,都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只有剑出鞘时,才是它有用之时。就像一个剑客,如果不懂得如何使用他的宝剑,他就不配成为一名剑客。”
道衍看了一眼墙上的绿衫剑与晴日剑,又看了看朱棣,低声道:“皇上字字珠玑,恕臣愚钝不能尽解,还望皇上示下。”
朱棣叹了一口气道:“叶承毕竟是我的儿子,虽然我们父子几乎从未见过面,但是我对她的母亲还是有感情的,每每念及也是心怀愧疚之心,所以朕不能一错再错,而是想做些弥补。”
道衍听罢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没曾想朱棣这次真能网开一面,看来舔犊情深,即便是对皇位与权力如此看重的朱棣也不能免去父子之情。
“圣上仁德,真乃叶承之福,天下之福。”道衍恭敬道。
朱棣不置可否,而是继续说道,言语中颇有担忧之意:“虽然我有心帮助承儿,但是毕竟离散多年,若是如今猛然宣城他皇子之身份并委以要职,恐怕朝野上下要有非议,朕那几个皇子也是要不服的。
“那皇上的意思是?”道衍知道现在朱棣要说道紧要的关键之处了。
“诚然助郑和荡平三佛岛也是功劳一件,但毕竟还是太少。朕的意思是让承儿再建立些功勋,那样到时候我恢复其皇子身份,众人也就心服口服,那些皇子也就说不出什么来了。”
“不知皇上所指的是何功勋?”道衍问道。
“寻找建文帝。”朱棣缓缓道。
道衍本来已经想到了无数种朱棣可能提出的可能,但没想到会是这样一条,在道衍看来,这一个功勋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却也是最难的。因为与征战沙场相比,寻人之事少了几分风险,基本不会遇到性命攸关的险境,但说其最难是因为寻找建文帝已经如此多时日了,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任何音讯,现在让叶承去找建文帝,如果一年找不到,就一年不可能恢复其身份,如果十年找不到,亦或者更长的时间,那岂不是叶承就永远不可能恢复其皇子的身份了吗?况且根本用不了那么久朱棣的继承人就会登基,到那个时候一个没有父亲,没有名分的私生子,再怎么去向他的兄弟、朱棣的继承者去要名分呢?
道衍越是想,越是觉得朱棣这招使得实在是太妙,只不过用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不免有些残酷。
“承儿来自江湖,游历多年必定交友甚广,咱们这朝廷派下去的人找不到,说不准他就能找到呢,这对他自己也是一场历练。况且朝野上的事情,他是未曾经历过的,初来乍到必定难以适应,这也是朕对他的一种保护。”朱棣手捻须髯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