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经年-《高门女》
第(1/3)页
孝和三年,冬,大楚朝廷派遣大鸿胪6衡出使伪夏,洽谈大楚逃亡逆臣桓燕南归事宜。笔趣阁Ww『W. biqUwU.Cc
有关司徒杨燕即为桓燕一事,伪夏朝廷予以否认。
随同出使的两位副使,命丧伪夏都城广阳。
6衡在北燕使节卢秦的庇护下,仓皇逃出广阳,一路南奔,摆脱伪夏的追兵,得以保全性命回到徐州。
两国相交,不斩来使。
由此,大楚与伪夏断交。
孝和四年,春,北燕折冲将军贺赖顺密访徐州。
夏,郑纬除授散骑中常侍,徵拜中书侍郎,重新入仕,返还建康。
同年,秋,大楚征北将军桓裕,领兵北伐,联合北燕东进,攻打伪夏,一路凯歌,只两月,直逼伪夏都城广阳。
此番北伐,除长史谭元留守徐州,军司马桓锋坐镇南梁郡,扬武将军桓锦,桓谷和桓舒,以及将军府内从事中郎、掾、属,都跟随桓裕一起出征。
三年前,桓舒平定淮川民乱,晋升为轻车将军,以功封南平亭侯。
——*——*——
原本,桓裕要把桓覃留下来给郑绥,只是她没有同意,“我身边有齐五及安常等人,眼下,已足够使唤了,阿覃又是你用惯了的人,放在我这儿,没得埋没了。”
自两汉以降,多以军功封侯。
战场,历来是男儿,建立功业、扬名立万的地方。
自从桓裕出征后,郑绥除了每日看邸报外,凡有前线的消息,谭元都会送一份进来给她,另外,每隔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她和五兄郑纬通一次书信,她也藉此,及时了解建康朝廷上下的最新动向。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每一场战争,都意味着伤亡,伴随着流血牺牲。
桓裕常说:战死沙场,马裹裹尸,是军人的最高荣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