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鬼故事-《回档一九七八》


    第(3/3)页

    至于后年,曹镇开始出现鱼贩子,将这些鱼往鸠城贩运,有鸠城这个大市场,再多的甲鱼黑鱼也不瞅卖不掉。

    但实际说明大家信息仍闭塞,贩到鸠城还不如贩到省城呢。

    虽然鸠城近,不过这时没有长江大桥,必须乘轮渡过江,那得多麻烦啦?而且鸠城就在长江边上,水产品价格不高。

    不过与李默无关了,李默也根本没有打这个主意。

    规模小,赚不到几个钱。规模大,几年后那次严打弄不好就会出事。

    记得那年他才上初一,全校师生前往闸镇,观看审判大会,其中有几名犯罪分子正是犯了投机倒把罪,几年后6续被平反释放。但不管平不平反,人已经进去关了好几年。

    而且从明年秋后起,田是自家的,想要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到时候连甲鱼黑鱼,他都不想父亲钓了。这个钱挣得太辛苦。再往后去,那怕一家人不干活,他也能将一家人养得好好的。

    但李广平不高兴的原因,还有一条,那就是二保山寨了李家的“创意”。

    李默想乐,这就不高兴啦?那么以后那些外国公司股东还不得活活气死,气得死了再死。为什么死了再死,死一回还不能泄去心中的怒气,想要完全消气,最少得死上四五回、七八回。。

    李广平依然怏怏不乐。

    李默继续安慰道:“本来一个人挣这个钱,大家都眼红,有二保分担着,对我家还是好事。”

    二保的大哥就是塘湾村的生产队长,原来塘湾村是一个生产队,后来改了,分为两个生产队,塘湾村一个生产队,余下三个小村子又合成一个生产队。但大伙在心中,依然将四个村子当成了一个老生产队。

    大约看到父亲没有事了,连房子都盖了起来,上面也没有人问,二保这才开始钓甲鱼的。

    当然,作为这时代的农民,有远见的人能看到政策略略松动,但没有人能料到后来的变化。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就快到了开学时间。

    这天,李家来了几个人。

    李默看着其中的一人,脑海里有些蒙:难道上天让我来一个再续前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