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青梅-《回档一九七八》
第(2/3)页
于得贵是车间主任,收入还可以的。不过六个孩子,哪里能养得起?
因此明年分责任田,他让他老婆带着几个孩子回农村了。
第五个孩子叫于青泉,与李默同龄,小名叫呆丫头,前面连续生了四个女儿,终于有儿子了,所以有了这个小名字。
第四个孩子叫于青梅,小名叫四凤,比李默大一岁。
若是按照前世展,今年她就在东镇上学了,责任田分下来后,8o年转到了南岗小学,与李默关系不错,是前世李默心中爱慕的对象。当然,那时李默还小,这个爱慕青涩得比青梅还要青。
破圩后,于青梅又转到了东镇上学,初中毕业后到水泥厂上班,两人便罕有来往了。
不过于青梅成亲后似乎婚姻不圆满,后来夫妻俩离了婚。
因为李默,导致于得贵一家回到农村提前了一年。
从大哥嘴中听到李默一家的事迹后,于得贵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六个孩子,生活困难,不如让老婆回去。老婆、大女儿、二女儿都可以挣工分,三女儿可以做一些家务活。于村只有三户人家,老三又搬到了东镇,空间大,李广平钓甲卖了那么多钱都没有关系,养一些鸡两头猪,大约也没有关系吧。
另外李默学习成绩好,于得贵不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但农村也有一句话,跟好学好,跟坏学坏。
如果让四女儿与大儿子随李默一道去南岗小学上学,以李默为榜样,成绩也不会差。
他抢在报名前,刻意请了假,带着一大家子回到老家。
于得贵看着贴在墙上的奖状,立即递香烟给李广平,委婉地将他的来意说了出来。
李默能听得懂,并且一下子就想清楚了与前世不同的原因。
但他也不排斥。
前世两家关系一直不错,于得贵的老婆与李母时常走动。后来李母患癌症死了,三个女儿出嫁了,余下几个孩子去了东镇,两家就没有怎么来往了。
可人生本就是如此,它像一班列车,不停地有人上来,也不停地有人下去,真正能陪伴到列车走到终点的,不会有几个人。
而且于青梅去了东镇读书,于青梅这个弟弟于青泉仍留在于村,是李默青少年时代好伙伴。
李默便看着于青梅。
自从她结婚以后,两人只见了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