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请求-《回档一九七八》
第(3/3)页
区别就是大姨夫一家做法多少还碍着一些情面,几个舅公直接连脸皮也抓破了。
往后去,城乡概念慢慢模糊了。不过抛开农村极少数有钱人外,实际上两个群体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种种福利不说了,比如教育,于青梅考了一百六十二分,就是第二名,仅比第一名差了两分,这个成绩若是放在城市里的小学,恐怕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分数。
李默前世有一个朋友曾说了一句牢骚话,中国江山是一群农民打下来的,又是一群农民用血手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但农民却是中国最失落的群体。
这句话说得偏激了。
相对而言,一旦到了战乱时,农村比城市安全。一旦国家安定,城市必然比农村繁荣,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多少人能放下架子,不论贫贱,都能交上朋友?但这个道理,父母亲显然是想不到的,他们心中的好坏十分简单,看得起我对我好的就是好人,看不起我对我坏的就是坏人。
“妈,你听我说,南岗小学如何?”
“什么如何?”
“就是与城里的学校比起来如何?”
“你是怪我们没本事了?”李广平在边上忽然说。
看到父亲的巴掌,李默说:“停,能不能让我好好地说话?我说过你们没本事了吗!我是说两相有差距,比如说有的城里小学开始教英语了,但曹镇到初中才教英语。一个从小学学,一个从初中学,两边能不能同步起跑?是有差距,但考大学时,人家可不会考虑你这些差距。”
79年曹镇小考还是语文数学两门课,成绩差得怕人,第一名才一百五十来分,不过前世李默正在读私塾,就不知道了。
到了8o年,渐渐变成了二百七十分制,语文数学各一百二十分,自然三十分。
但整个国家也没有统一教育制度,有先进的地区不仅开始普及英语教育,还恢复了解决初的小学六年制,可曹镇小学五年制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上面也不管,就像明后年责任田一样,大集体可以,责任到户也行,各地方自己看着办。
李广平有些茫然,一会问:“什么英语?”
“就是这种文字,方块字你们知道的,就是中国汉字,这种拼音字就是英语。”
“中国人为什么学习外国的语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