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绝句-《回档一九七八》
第(3/3)页
写完后,对李默说:“将它翻译成英文。”
李默苦笑。
有人说唐朝最好的诗是崔颢的《黄鹤楼》,还有人说是张若虚的《春花江月夜》,杜甫的《登岳》、《登高》,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李商隐的《锦瑟》……
但论韵律、对仗、意境与工整,七言中当属杜甫这《绝句》,五言中当属李白的《静夜思》,这两诗可以当成五言与七言的样板。
翻译出这小诗很容易,想将其中的意境也翻译出来,简直太难了。
李默想了一下,不能直译,直译这诗什么味道也没有了,于是他采用了意译。
虽然离原来的意境差得还是太远,比直译要好,也押着韵,长短上也差不多。
谷老师讶然,呆了一下说:“译得不错,但考试时千万不能意译,最好是直译,否则遇到不理解的老师,反而会扣分,那就成了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谢老师指教。”
“你听读能力很差吗?”
“真的很差,翻译我可以就着词典来学习,语法也可以通过一些英文小说来学习,可听读没有人教,想学就不可能了。”
“这样,你每天下午放学后,来我办公室,我抽十几分钟空,教教你。”
这就是传说中的开小灶了。
“谢老师,”李默开心地说。能在一中教英语,英语还能差吗?他最担心的口语能力,马上就解决了。还有呢,这两三年来,他的英语真正是自学了,确实还有一些地方,模棱两可,他也弄不清楚。现在有了这个借口,可以正大光明向谷老师请教。
“下去吧。”
李默回到座位上重新坐下,小胖子竖起大拇指,虽然他看不懂,也不是他看不懂,班上所有学生都看不懂,包括廖学霸,不过廖学霸学起来应当很快,再过两年,他虽翻译不出来,但能做到看懂了。
郭紫蓉也在后面看着李默,心想,这个小屁孩真厉害。
比她想象的还要厉害,如果将李默在家乡所做的一切说出来,准会将她吓趴掉了。
不要说一中这些学生,换作科大少年班哪些更妖异的天才过来都做不到,他们能在小学时……或者说在十岁以前,带着一个村子家致富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