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税-《回档一九七八》


    第(2/3)页

    “烦……”李广平立即醒悟过来,马上借钱的人就会踏破自家门坎。到时候自己借还是不借?不借得罪人,借,不是借,而是给。明年儿子一旦真地将那栋大房子盖起来,你家都盖起这么漂亮的大房子,还好意思向我们要这一两百块钱?

    李广平心地不恶,真到了这一步,他也不乐意啊。

    李默心地更不恶,甚至略有些利他主义的倾向。手中经济好起来,帮助一下血亲,或者急需要帮助的人,他还是很乐意的,说不定他心中还感到很自豪。一万多块钱就是散出去也不算什么,可散得越多,借的人越多,得罪的人反而更多。现在农村子女多,亲连亲、亲攀亲,一旦攀起来,整个柳叶圩的人都是亲戚。

    这问题还不严重,严重的是以后,一旦自家真实财产曝光,说不定就会引起宵小觊觎。

    父子两商议了一会,转就转吧。

    两人带着户口本,来到信用社。

    信用社的人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一个女同志拿李默打趣:“你就是那个卖甲鱼的神童啊,有没有骗我们?我买了好多甲鱼给儿子吃,我儿子读书也没有变聪明。”

    李默心情不好,也不作声。

    父子两办手续,看着到账的数额,李广平奇怪地问:“儿子,你不是说汇率升到了一比一点九几了吗?”

    李默也奇怪地问:“同志,美国哪边汇来的是一万美元,按理说有一万九千几百块钱,怎么变成了一万五千几百块钱?”

    “是这样的,县里面扣了税。”信用社主任立即将税条拿了过来。

    按汇率,他的实际收入是一万九千四百三十二块钱,这是不可能的,钱是从矮脚鸡所在银行账号转过来的,在哪边就开始克扣手续费。中间有没有经过其他银行,李默不清楚,到中国第一站就是中行,再由中行折成人民币转向信用社,过一个银行就得扣掉一部分手续费。因此国家越偏僻越落后,中转的次数相对也会增加,扣掉的手续费也必须相对很高。

    前后扣掉了五百多块钱,不算多,李默也弄不清楚经过哪些银行,又分别扣掉了多少。

    可到了一个李默没有想到的环节,个人所得税!

    8o年中国就推出了个人所得税法规条令,以月收入计算,过平均月工资的二十倍(8oo元)起征,但这个法令存在着许多漏洞。

    后来不断地修改,月收入也不断地调整,到了2o11年以月收入35oo块钱起征。但这款法令依然不完善,问一问那些扑街的写手吧,他们书扑得不成样了,每月稿费收入不足一千块钱,照样被税务部门扣掉了相关的税赋。

    这笔钱一路转过来,先转到县行,县里开始扣税了。

    按照法律规定,中国人在外国赚的钱,会在外国纳税,如果这个税过中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则不再中国交税。如果不足,就要将这个税补足。比如李默按照收入应纳一万块钱税,在美国交了一万二,不用在中国再交税了,如果在美国交了八千,钱到国内后,还得补交两千块钱。

    也有一些减免政策,李默这笔收入肯定不在这些政策之内,但还有重要的一条,李默挣的是美元,不纳税大家不算账,一纳税,外汇补贴也得要算上!

    8o年的这款个人所得税法令,李默真的不清楚,但凭借现在的外汇补贴,也不用纳税了,李默是个人的,若是单位,这个补贴不仅将税赋抹去,说不定国家还会倒贴。

    这笔钱转到了县里,不知d县税务局怎么算的,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扣掉了两千多块钱,实际到账的数字只有一万五千一百几十块钱。

    真的不能怪李默自私,现在人民币虽坚挺,但有汇率这么坚挺么?只要将美元带回国内,在没有任何外汇补贴下,等于什么税也纳了,甚至远远过。

    按照法规来,也不能随便扣,至少得核实一下李默在美国哪边有没有纳税,又纳了多少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