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认为值多少?” “五百到六百万美元之间。” “好,就按照这个价格去收购,收购完成后,销售人员、设计人员与一些技术人员,提高薪酬,尽量地保留下来,生产车间连同工人则打包出售。” 销售人员勿用置疑,得留下来,设计人员也得留下来,没有他们,李默的概念则不能变成产品。 技术人员同样也重要,那怕是低科技产品,国内都跟不上去人家的标准。 得尽量地提高其薪酬,将他们带到魔都去,他们将是魔都那家玩具工厂的技术骨干,也是国内技术人员的师傅,当然,再过三四年,国内哪家玩具工厂的各个技术人员成长起来,这些人则没有那么重要了。 甚至李默都打算未来将他们“处理”掉,否则薪酬差距太大……要说服这些人去魔都,月薪最少得出到一千多美元! 至于生产车间的什么,则完全是累赘,包括普通工人。 那怕不要钱,只要将这一大摊子接下来,李默也愿意的。 这些都不用李默多解释了,郝立克会意。何谓资本家,不狠心能做资本家吗? 完成了绒德克公司重组后,布雷迪则立即购买各种生产线,国内也有,不过多数都是落后的生产线,跟不上去。 李默一再嘱咐,购买生产线可以,售后服务的合同一定要注意,特别是日本人,那才叫有心机,一条生产线可以用亏本价卖给你,可以后维修时,一根镙丝钉敢收你几万美元。 “日本人是这样吗?”郝立克怀疑地问。 李默无语,心想,你们美国人是他们的爹,在你们美国当然不敢这样了。 郝立克也认真的记下来。 如今李默最忠实的拥虿非是六斤,而是郝立克,他可是亲眼地看到李默财产是如何飞膨胀起来的。 再到另一件事。 郝立克将两个基金在日本搜集的资料拿过来。 李默翻看着。 实际操作日元,坚守到年底,也能获得四成多的回报。 不过李默对86后后的日元走向记得不清楚了,即便记得清楚,他也不会进入,回报率仍是很低。 他一边看着资料一边问:“日本股指现在多少?” “一万三千多点,日本经济真快疯掉了。” 疯掉?李默心中冷笑,接下来几年日本经济才叫疯狂呢,到了89年末,日本股指一达接近了三万九千点。这也是李默将闲钱放于日本股市的原因,不用挑剔涨势最快的房地产,只要投资守住平均值,就意味着接下来不足四年时间,自己就得到了三倍回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