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离开曹营就行。 多绕一些路,总比回不了河北强得多。 曹铄带着大军一路往淮南赶。 队伍中有着十多万援军俘虏。 虽然这些人已经宣誓效忠,而且每到驻扎的时候,他们都会帮着将士们搭建营帐,可曹铄还是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毕竟没到淮南,半道上可能发生的变故还很多。 天色再次暗淡下来,曹铄下令大军驻扎。 将士们和新投诚的俘虏忙着搭建营帐,一个人向曹铄这边走了过来。 走过来的正是李植。 到了曹铄面前,李植躬身行礼:“公子,我有些话想说。” 离开官渡已经有几天,李植虽然没有闹过事,却也从没主动来找曹铄说话。 他对袁家还是有着一定的忠诚。 曹铄也没逼迫他立刻答应投诚。 人都在他这里,此时不愿投效,只要到了淮南,看到淮南的景象,李植愿意投诚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招揽敌将,曹铄倒是有的是耐性。 见李植过来,曹铄问道:“李将军有什么话说?” 抱拳躬身面向曹铄,李植问道:“我想请问公子,将来如果真的攻破河北,打算怎么处置袁公?” “那还用问?”曹铄说道:“袁公是我岳丈,说起来也是我的父亲。我当然不肯害他,等到河北被我军攻破,我会恳求父亲给岳父一条生路。即使只是把袁公留在许都,也好过落个和公孙瓒一样的下场。” “公子真认为河北再没有机会反击?”李植问道。 “难道李将军认为河北还有机会?”曹铄反问了一句。 李植被他问的一愣,随后想了想说道:“河北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而且袁公又得了幽州等地……” “人口再多总有被杀光的时候。”曹铄打断了他:“战争持续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袁家即使再有一次反扑,也不过是强弩之末。”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