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六节 教皇求见-《古墓里的新娘》


    第(3/3)页

    教皇自然更加惊讶,便问:“噢,外观像,里面可能不一样,令尊大人的匕首有什么记号吗?”

    冷小婉说:“家父那一把,在匕首身上刻有两个字,也就是匕首的名字。”

    “什么字?”众人异口同声地问。

    “残虹。”冷小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教皇连忙令工作人员取下匕首的鞘,看是否有冷小婉说的两个字。

    工作人员拿起匕首,小心翼翼地从鞘中拔出来。大家一看,匕首身上果然有两个字,但无论梵方的,还是中方的,大家都不认得。不过,中方人员虽不认得字,却能识得体,知道那是中国古代的篆书,所以此时基本都相信了冷小婉的话。

    而冷小婉看到字,也果然高兴地说:“正是家父之物,这两个篆书正是‘残虹’二字。当年荆轲刺秦用的匕首就叫‘残虹’,是赵国徐夫人用天外陨石炼铁而铸,荆轲刺秦失败,匕首也下落不明。家父有灭满之志,是故请人铸同名匕首以鸣志。我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喜欢这匕首外鞘的精美,常向父亲讨来把玩。”

    大家听了,都信服这匕首的确是冷小婉父亲的,但却十分不解:这把匕首,如何能漂洋过海,到了异国他乡?

    “你父亲有洋人朋友吗?”汪部长的脑子首先开了窍。

    “嗯,有,那洋人还送过家父一块怀表呢。”冷小婉回答道。

    同行的史学专家司马万听了,便高兴地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就清楚了,在我国明末时,意大利有许多传教士到我国传教,比如其中的利玛窦影响就很大。”

    “对、对,就叫什么‘豆’!”冷小婉惊喜地说,“我还记得那时母亲常对父亲说,‘你那豆豆朋友又来了’。”

    教皇此时恍然大悟,惊喜地说:“原来本教先哲利玛窦,竟然是令尊大人的朋友,这样看来,我们之间是早有前缘,这真是一件幸事啊!”

    说完,他让人去查阅档案核实一下。而档案表明,冷小婉父亲的这把匕首正是利玛窦带回来的。

    原来,当年明末之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教,与冷小婉父亲成为朋友,互赠礼物。他送冷开诚一块怀表,而冷开诚送他这把匕首。后来,利玛窦回国,在圣彼得大教堂供职,临死时将自己的财物尽数捐出,其中就有这把“残虹”匕首。而教会只知道这是利玛窦的遗物,却不知道其中的因缘。

    如今真相大白,双方都非常高兴。教皇尤为兴奋,认定这是冷小婉与基督结下的奇缘。而冷小婉于异国再见父亲之遗物,也觉得冥冥之中似有安排。

    的确,人生之事,既是变化莫测,又是有所注定,历史的车轮虽然滚滚向前,但有一些其实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不过,这种注定,绝不是算命瞎子、风水大师们所能预知的。这种注定,通常只在人生的某个机缘之下,才能被生命的主体感悟到。

    既然有些机缘,教皇自然抓住以加强双边关系。冷小婉则表示愿为建言。

    结束了对梵帝冈的非正式访问,冷小婉与温小飞离开意大利,飞赴雅典,开启了对希腊的友好访问。而在希腊,冷小婉与温小飞收到了一份无比贵重的礼物——小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