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第七百二十四章 怪井-《大相师》


    第(3/3)页

    心中生出这种想法,李响便无法再克制心里的冲动,不再迟疑,神识外放而出,循着波动和吼叫声的来源拔腿便从屋子里冲了出去。&1t;/p>

    遁术使出,李响的度很快,也就一分多钟的时间就看见了夏侯建邺的背影。&1t;/p>

    虽然刻意的隐藏了自己的气息,不过李响知道夏侯建邺肯定知道自己跟在他的后面,只是并没有停下脚步来管自己。&1t;/p>

    很快,夏侯建邺停了下来。在他的面前有一口井,井口很大,直径约摸有个三米的样子。&1t;/p>

    那种奇异的波动还有怪异的低吼声就是从这个井里传出来的。&1t;/p>

    “李公子,你还是忍不住来了。”夏侯建邺双目看着井口,淡淡的说了一句。&1t;/p>

    李响歉意道:“我这个人一向好奇心比较重,还望夏侯前辈见谅。”&1t;/p>

    “无妨,只是希望李公子能够保守这个秘密。”夏侯建邺的表情有些沉重。&1t;/p>

    “夏侯前辈,井中到底是什么,是有什么麻烦吗?”李响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1t;/p>

    “是一件很麻烦的事……”&1t;/p>

    夏侯建邺沉默了一会儿,开口向李响说了这么一个故事。&1t;/p>

    北宋末年,郫县县令名叫张子韩,他巧言令色,善于经营,最近他又找到了一个坚实的靠山,官场中有传言,过了今年,他就要升汝阳知府了。&1t;/p>

    这天,采诗官侯杰领着仆人赵守一来到了郫县,张县令正在后堂设宴招待他,猛听外面的堂鼓爆豆似的响了起来,张县令急忙站立起身,对侯杰抱拳说道:“侯诗官,少陪了!”。&1t;/p>

    张县令领着衙役们上了公堂,他往堂口一看,只见堂口处跪着三名身穿粗布衣服的老百姓。&1t;/p>

    这三名老百姓都是本县虎头村的村民。虎头村是个不大的小村子,总共才有二十几户人家,因为背靠雄伟的虎头岭,故此才得名虎头村。&1t;/p>

    那个领头的村民丁老二一说情况,张县令的鼻子差点气歪,原来虎头村生了盗案,盗贼分别将他们三个藏在房梁上的三吊铜钱、一袋山货和半缸咸菜给偷走了。&1t;/p>

    这三件盗案真是小得连筷子都夹不起来。张县令心中不耐烦,他让这三名村民各填写了一张失单,然后便马马虎虎地派几名手下四处捉贼去了。&1t;/p>

    第二天一早,侯杰正欲向张县令告辞,然后到乡下采诗去,就见郫县的两个捕头,押着一个尖嘴猴腮的蟊贼走进了县衙。&1t;/p>

    这蟊贼名叫田二毛,他就是那个盗窃虎头村老百姓财物的小偷。田二毛今天天不亮在早市上卖窃得的山货,正被这两个捕头抓个正着。&1t;/p>

    田二毛对盗窃虎头村的事实供认不讳,张县令打了田二毛二十板子,然后勒令他交出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赔偿虎头村村民的损失已经绰绰有余了。&1t;/p>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