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土法打井2-《穿越后周》


    第(1/3)页

    王东林让民工继续,自己又去找更合适的钻头材料。笔  ΔΩ趣阁WwΩW.』biqUwU.Cc

    生铁坚硬,但易碎,经过试验现阶段钻头只能用半成品的钢和生铁混合浇铸。钻头部分需要用高强度的碳锰钢或碳铬钢制作,后半部分用生铁配重,新钻头做好后让民工们换上继续操作,不能从钻头上带出的碎石就用抓爪抓出。经过一整夜的不间断施工,天亮时已经挖到五六米深了。

    土法打井机试验成功,张迪和郝强带着一个连的士兵和三百余民工按照资料上的经纬度在营地东边十几公里处找到了大概的预定地址,这儿还未被开还是一片荒野,准确的说是戈壁荒滩。

    经过测量张迪他们在一处山崖附近找到预定地点,确定好盐井位置后就根据地形向四周扩展,从距山崖一百米左右处修筑了一个直径五百米左右的圆形盐场营地,并计划用沙石在指定地方挖沟修筑围墙,营地内按照计划规划出多个长宽各二三十米左右的场地。大致规划完毕他们便指挥民工在指定位置挖沟筑墙,并在围墙外一百米处修一道简易沟墙做警戒圈。等围墙完工以后再开挖地基修建营房,在此之前先搭建临时工棚和帐篷。因为工作面过于庞大士兵们也要求加入劳动被张迪拒绝,理由是现在远离大本营所有士兵除了执行警戒任务的以外必须休息好,以保证随时都有充沛的精力应对各种突情况,而且夜间必须有一个排值哨。

    以前张迪他们在对士兵进行野外训练的时候曾来过这边两次,知道道路很糟糕连小型马车也难以通行,他们只能携带少量的生活物资及必备的工具等由马匹驮运,等场地确定后张迪派人通知营地组织民工扩修道路以便使用大型马车运送生产及生活物资。

    沿途的村民看到这么多民夫在修路也过来凑热闹,简单的交流之后便不断的有村民参加到修路队伍中甚至还有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盐场营地的工地上。

    几天后加入的村民越来越多,围墙、营房等工程比预先计划的还要顺利,在附近征召的村民及富裕出来的劳动力都加入到修筑道路的工程上,公路修建进度大大加快。

    张迪挑选了十几个悟性相对高一点的民工在指定地点架起三脚架开始打井,民工们开始轮班操作。

    赵一方等人又在仆固浑那里借来一部分大车加上自己现有的大车开始给盐场营地运送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以便修建永久性营房和住房。

    按规划修筑平整了梯田型晒盐场地后,张迪他们为了晒盐池减少粗盐里的杂质决定用水泥硬化晒盐池,一车车的水泥运过来后他们按照图纸把二三十米见方的梯田式晒盐池逐个硬化,并改进了进水口排水口的闸门等。

    营地里的木工在王东林的指导下制作风车水车水槽等引卤水的配套设施,并不时的送来新研制出的钻头和易损材料等物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