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英军的再次来犯 给了行将离去的-《太平天国》


    第(2/3)页

    肩负援建任务的三千红军将士之所以会选择动手,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是印度方面发誓,有关太平红军不经请示首脑机关,就擅自做主参战之事,不管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对件严格保密,打死也不说。

    这似乎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擅自做主参战”别说英国人要是知道了底细不信,就是作为援建部队的直接首脑机构安西的督军府,他们会相信?要是再往远处说,太平天国政府能相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掩耳盗铃,那还是一门必须要会做的功课,毕竟那是提供给政治家们预备着将来去打嘴仗用的一种利器。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由于饱受大英帝国的盘录和掠夺,现在的印度,那是实在穷的厉害。当天平天国政府的第一批运输船队来到加尔各答的时候,太平天国政府方面按照双方的协议,曾留给印方的数万套天朝红军的被服,也都成了上等的物资,还不等他人眼红,就首先被加尔各答的驻防军瓜分一空。

    结果,这样一来,在加尔各答的周围,几乎是一夜间,就变得到处都是假冒伪劣的天朝红军与正牌的天朝红军相比,他们只是缺少了领章和帽徽。

    那段时间,不明就里的英国人曾为之相当地震惊,还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向太平天国政府发出照会,强烈抗议太平天国政府不信守诺言,为了在加尔各答谋取私利,居然直接介入了印度的问题,危害到了大英帝国的切身利益。

    当然,不久之后,英国人也发觉了这只是一场误会。

    而机缘巧合的是,作为承担援建任务的所有天朝红军的将士们,为了尊重印度的主权,早在当初离开自己的祖国,踏进印度土地的那一天起,他们不仅要以某某工程大队的暂时称谓。来取代他们的原有番号,也暂时告别了天朝军队的独特标志一鲜红的领章,以及头顶上的那颗闪耀的五星军徽。

    放心,大家都混在一起,只要咱们自己说,谁还能分辨得出真与假。

    仔细想想,这话倒也不假。相貌差不多,衣着也相同,乍一上眼,还真难辨真伪。

    于是,在印度朋友的这样的劝慰下,加尔各答的三千红军健儿放下了手中的各式工具,用一双双满是老茧的手,重新又拿起了他们各自的武器,与印度军民一起,冲上了反击英军的前线。

    雄赳赳而来的英军,在顽强的印度军民抗击下,经过十几天的苦斗,最后只能悻悻而归。

    半年后,加尔各答港的改扩建工程全部完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