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由于马永福“奉诏回京”,而新接管了肃、凉二州的马本源,却对他们这种出身陕西的非嫡系之人并不感冒,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的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只好把他们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那一点儿兵权,又全都乖乖地交还给了人家。 如果不是仅仅几个月之后,他们就又遇到了马复源这个大恩人的话,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三人,上吊死了的心都有。 从心底讲,马复源对于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这种非同乡的家伙,也不是很待见的。但是,苦于战局日益地恶化,手边又没有更多合适的人才的他,比起他的那位兄弟来,还是活分了许多。不大不小地给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这种人安排上个一官半职,还不就是像丢上几根没肉的骨头给狗儿们一样,保不齐哪天真有用的上他们的时候哩,所以,马复源乐得做个顺水的人情。 随后的事实说明,马复源当初的养狗手法用对了。 在南山口和松树塘,将要面对的可是太平天国的军队,而遍视他的那些嫡系部属,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具有与太平天国军队交手的经验。当然,跟着他的那位“国王”兄弟马本源跑到这里来的人当中,还是有不少都见识过太平天国的军队的。但可惜的是,那些人早都被太平天国的军队给吓惊了,都甭说是去打了,就是只要一听到太平天国军队的名头,恨不能立马也能尿湿了裤子。 但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不怕。 于是,马复源把太平天国军队已经开始大举进疆,他的那位“国王”兄弟也放弃了哈密城的消息,只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尤其是跟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三人还就此攀谈了许久。 果然不出马复源所料,当他先向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三人说明了眼下所处的形势,接着又说出了他已经决定,要把南山口和松树塘的四千精锐大军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他们三人,并殷切地希望这三人能够不辜负他的重托,切实为他所率领的攻城大军解除一切后顾之忧的时候,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三人不仅没有表露出半点儿的畏难情绪,还好像是吃了蜜蜂屎似的,眼睛里都在往外放着光。 马复源自信用对了人。的确,他是用对了人。 崔三禹、毕大才和马镇国接受任务后,毕大才自告奋勇上了第一线的南山口,而崔三禹和马镇国,则夜以继日地在松树塘抢筑营垒,并以每两个时辰为一班,定时向南山口方向放出哨探。崔三禹和马镇国百分之一百地相信,哪怕南山口有任何一点儿的风吹草动,也都不会逃过他们的眼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