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 一-《太平天国》


    第(2/3)页

    他们的这种爱是真挚的,朴实的,完全发自内心的。因此,有时候难免也很容易会产生一种被他人简单地看成是盲目的爱。

    就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那位能够因自己的优异工作作风而击败了洪仁玕最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教育工作者,联合在京的一些人大代表,提出了应该自今年起,暂停中央及地方政府机关人员,各国有或集体所有的企业单位人员的正常涨薪,以便集中更多的经济力量,保障征战海外的红军将士们。

    而华东几省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们联名提议,为了表达全国人民愿与出征海外的红军健儿同甘共苦的心意,在战争最后完全胜利之前,全国人大可以允许中央政府适当提高农业税。

    作为经济发展迅速之省份的两广人大代表,提议全国人大应该授权中央政府,尽快发行爱国债券,适当向上调整国内物价,以凑集更多的资金,用于红军将士们的装备更新及后勤保障……

    当然,已迈进全国产粮大省的河南,人大代表们则提出了一个与金田人同样的想法,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将全国所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进步为由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的农工商联合体,首先在广大的农村,彻底消灭一切私有经济,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实际的行动,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支持远征在外的红军将士们。

    不管林海丰和郑南在私下怎么聚首相商,怎么预备,到了全国人大的审议会议上之后,甭管是哪一个提案,他们俩的想法,总是与多数的人大代表们相左。

    因此,为了每一个议案,林海丰和郑南都不得不要既在“小会上”首先说服杨秀清、石达开和洪仁玕这三位同是国家的最高主政者,还得在人大的会议上,反过来调过去地去跟代表们做着一遍遍的“据理力争”。

    “真有意思,同甘共苦也好,带领全国人民一起走进社会主义社会也罢,这些不都是他们经常教育和开导我们大家的道理吗?怎么到了现在的大家都急着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时候,他们俩却成了拦路石?”

    身为人大副委员长的苏三娘,在面对各大媒体的时候,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其实,林海丰和郑南并不想做“拦路虎”,只是因为这两位“过来人”,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看的更深远而已。

    在林海丰和郑南的努力下,人大代表们所提出的各项提案,最终都有了还算是完美的结果。

    自一八六九年起,至战争结束,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人员全面暂停涨薪。

    自一八六九年六月起,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享受中级以上薪金待遇的全体工作人员(西北、西南等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之地区除外),降薪百分之十。

    农业税不做提高。

    不仅如此,人大常委会最后还接受了林海丰和郑南等代表的提案,自一八六九年十月一日起,在原有每年对农产品收购价的提高基础之上,再度增大国家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促进农业生产战线上广大民众的生产积极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