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六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 六-《太平天国》


    第(2/3)页

    而与陆军部的将领们发着这样一种豪迈的相同声音的,还有那位德川家茂在“数顾茅庐”之下,才好不容易请来了的幕府谘政——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这位“兰学(十八至十九世纪,日本为了掌握西方的科学技术,对荷兰语文的学习有着极其的热衷,以至于他们把西方的科学技术都统称为兰学)”衣钵的继承与弘扬者,不仅对他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热爱,还怀有一种书生报国舍我其谁的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但是,恰恰就是这位已以其深厚的兰学功底而扬名于日本岛的福泽谕吉,却又极其厌恶踏进污浊之水横流的官场宦海之中,长期以来,只是宁愿做一个国民的普通分子,与大众同生活,而对庸俗的荣华富贵不屑于一顾。

    幕府新政实施之后,德川家茂为了粉饰其新政之光彩,也想借重福泽谕吉的超伦才识,再三诚恳邀请福泽谕吉进入幕府供职。

    但淡泊名利的福泽谕吉,却照样是置若无闻。

    不仅如此,即便是对于德川幕府的一次次表彰,以及试图想颁赠给他的那些诸如学位、勋章,或是爵位等别人挖空心思都想得到的东西,福泽谕吉也都总是设法予以婉辞,始终没有接受过。

    但当日本的大军威风凛凛地登上朝鲜半岛之后,福泽谕吉终于有了改变。

    极度崇尚欧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的福泽谕吉,已经从那些挽起裤腿,轻松地趟过朝鲜海峡的日本武士的身上,真正地看到了他的祖国的未来希望。

    为了与祖国共进退,福泽谕吉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他过去那种始终坚持的要以一个平民度过一生的初衷,终于成为了德川幕府的高参。

    福泽谕吉虽然是个军事上外行,但这丝毫影响不了他对军事决策的参与,也更影响不了他的话语的分量。

    曾经认真研究过“大清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之没落的福泽谕吉,早就为他那萌生在胸的“脱亚入欧”的想法,准备下了一系列完整的理论基础,并对德川家茂以及幕府的各类实权人物加以了不断的灌输。

    ——如果要想使日本的文明得到大的进步,则就必须要以欧洲的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行动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的利害及得失。

    ——日本所奉行的主义,关键就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对此,我日本国绝不可做任何的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