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商业谈判-《崇祯:重征天下》
第(2/3)页
李自诚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试探着问道:"尤公子主动降息,如此慷慨,小人感激不尽.但这田产的价值已经二倍于您的本金,为何您…"
朱由检笑着打断他道:"李公子误会了,我并不是嫌抵押物价值低,而是不愿意接受田产作为抵押物."
李自诚诧异道:"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田地每年收获粮食,财源稳定,更可百世传承,是极好的产业.我等经商之人,每有余资,谁不买田置地.却不知公子为何不愿接受田产抵押?"
朱由检却明白,土地这玩意在前世之所以叫不动产,是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动.若是太平盛世,投资不动产还行.可现在是乱世,没准过不了几年,清军就要大举入关了,别说三百顷田地,整个大明江山都得易主.到时候八旗兵走马圈地,你还拿着地契跟人家讲理?不一刀剁了你才怪!
不过这些道理,自是不能对李自诚明言.朱由检微微一笑道:"这个怎么说呢?我自幼不事稼穑,只对经商感兴趣,良田千顷到了我的手里,早晚都得荒芜掉.却不知贵商帮有哪些赚钱的店铺商业,尤其是江南,岭南地区的?"
朱由检之所以提出要江南,岭南地区的产业,是因为他觉得清军入关之后,由北向南统一全国,先是击败李自成,然后灭掉南明的弘光政权,到底还是花费了些时间.尤其是岭南的两广地区,更是几年以后才彻底平定.有了时间上的缓冲,自己的闪人大计成功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
李自诚沉思片刻,迟疑地道:"我们陕西商帮虽然商行天下,但业务以西北,西南地区居多.江南地区,那是徽商,浙商,潮商的地盘,竞争十分激烈.说到稳赚的买卖,我们在岭南的澳门倒是有三家洋行,分别经营粮米,茶叶和瓷器,一年也能净赚个一二万两银子.不过这三家洋行加起来,资产总共也就在五六万两之间,抵不得公子的十五万.[,!]两."
"澳门?"朱由检顿时精神大振,急忙问道,"那不是葡萄牙人的地盘么?"
李自诚莫名其妙:"葡萄牙人?公子可能搞错了罢,澳门只有佛郎机人."
朱由检这才想起,"佛郎机"是中国古代对葡萄牙人的称谓,赶忙改口道:"对对对,就是佛郎机人!却不知贵帮如何将生意做到了佛郎机人那里?"
李自诚笑道:"佛郎机人,其国离我大明不下万里.嘉靖年间,一艘佛郎机人的船只自南洋而来,因风暴受损,停泊在澳门,便在那里定居下来,且要与我国通商.
"其时海匪猖獗,朝廷恢复海禁,本不欲与之通商,更有廷臣屡屡上奏章,建议驱逐佛郎机人.但佛郎机人对朝廷甚为恭谨,又曾派兵助水师剿匪,更与横行南洋的红毛人矛盾极深.朝廷经过几番争议,权衡利弊,终于同意佛郎机人定居澳门."
"但朝廷将佛郎机人限制在澳门一隅,不得进入内地半步.因此,佛郎机人想与内地通商,必须通过我朝人开设的洋行才能进行.为防止当地人与佛郎机人暗通款曲,又限定洋行只能由外地商人开办.我们陕西商帮通过前任两广巡抚的门路,也办了这三家洋行.这粮食,茶叶和瓷器,都是佛郎机人急缺的物资,因而销路极好.但佛郎机人在南洋斗不过红毛人,航路也大受影响,贸易量毕竟不算太大."
听了李自诚的介绍,朱由检心想,这澳门倒是清军入关后,不可多得的一片净土.就连台湾都在康熙年间让施琅给拿下了,可从没听说清政府打过收复澳门的主意.若将来能躲到澳门去,老外就认识钱,凭着自己多年积累的财富,在那当个土豪劣绅,问题应该还不大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