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却之不恭-《崇祯:重征天下》


    第(1/3)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www.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m.

    朱由检欲对蕊儿和朱存棋施礼,二女当然不敢受,皆说秦王庄是朱由检开创的,自己只不过做了些守成的细务罢了.

    三人正互相逊谢之时,一个豁达开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殿下所言不错,开创难,守成更难!"

    朱由检定睛一看,原来是泾阳县令杨嗣昌.泾阳县城离秦王庄不过十里,他当然是来得最快.

    杨嗣昌一见朱由检就大礼参拜道:"下官参见殿下!欣闻殿下大病初愈重新视事,更兼王府喜添郡主,下官喜不自胜,特来贺喜.抬上来!"

    随着他一声吩咐,几名衙役颤颤巍巍地抬着一只大木箱走了过来.朱由检好奇地打开箱盖,顿觉眼前一花:里面摞得整整齐齐,竟是一锭锭的金元宝!

    "杨大人,这是何意?"朱由检不禁把脸色沉了下来.他心想杨嗣昌虽然名满天下,可现在毕竟只是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知县的月俸不过七石五斗,且朝廷对官员的薪俸早就实行折银发放,即使按照现在的米价,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而已.更何况因为财政紧张,往往是银钞各半;那宝钞等同于废纸,所以根本拿不到那么多.

    可这箱子里的金元宝,少说也在千两以上,折成白银几近万两.他杨嗣昌哪来的这么多钱?

    杨嗣昌何等聪明,早看出朱由检的疑虑,赶忙笑着解释道:"殿下放心,嗣昌岂肯做贪赃枉法之事.这些都是从泾阳几名卸任官员家中抄捡出来的."

    朱由检忙问其详.原来明代的地方官员,知县以上都是由朝廷委派,一般做个三年五载,只要人缘不是太差,懂得官场规矩,即可获得升迁.因此一个县的知县是经常换的,也大多不是本地人.

    但知县以下的官员,如县丞,主簿,典史,教谕等小官,却多由本地人出任,他们才是真正的当权派.这帮人掌握一县权柄,熟悉县务,一般知县也要仰仗他们,官才做得安稳.时间久了,就难免有欺上瞒下,鱼肉乡里之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