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群贤毕至-《崇祯:重征天下》
第(2/3)页
"罗斯福为何人?‘美国’又是哪里的番邦?"杨涟等人皆大奇道.
朱由检这才意识到自己又说漏了嘴,忙尴尬地笑道:"嘿嘿嘿,朕不过是举个例子.那什么,六位皆官复原职!"
几人忙叩头谢恩,杨涟却还固执地道:"可是草民与遗直无法行走,在朝堂之上有碍观瞻.朝中饱学有风骨之士何其之多,草民不愿占着廷臣之位,让外邦以为我大明无人!"
左光斗也坚辞官职,朱由检见二人又上来了那股执拗劲,也只得无奈地笑道:"杨先生当年在诏狱写下血书,‘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那是何等气魄,今日怎么有这么多顾虑呢.也罢,既然二位先生不愿上朝,朕还有两个紧要位子要烦劳二位.京师与南京国子监的原国子监祭酒都是阉党一派,已被朕免职了.二位既然在小山村中可以教小童读书,那出任国子监祭酒,为国传道授业应该也没问题吧.这次可不许推辞,否则朕要生气了!"
杨涟与左光斗其实当然也愿意继续为国效力,见朱由检如此为他们悉心安排,自是感激不已,顿首受职.而且以二人的才学风骨,尤其是左光斗原来就做过会试考官,做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大明最高学府的校长)自是游刃有余.
朱由检就于车前宣旨,任命左光斗为京师国子监祭酒,杨涟为南京国子监祭酒.由于南京路远,杨涟又刚长途跋涉而来,允其在京休养一个月再赴任.
这"东林六君子"在大臣和百姓中颇有名气,此时见朱由检不但为六人昭雪,还全部重用,自是欢声雷动.其中有三个年轻人喝彩的嗓门最大,朱由检不禁侧目,却惊讶地叫出声来:"怎么是你们?"
原来这三人正是他在一年多前密赴登州之时,在函谷关夜遇的三位青年才俊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朱由检赶忙来到三人跟前微笑着道:"三位,觉得朕面熟么?"
三人本来夹在人群之中,离朱由检较远,也没认出这位年轻的皇帝.此时定睛细看,黄宗羲却失声叫道:"你不就是那个尤…"
顾炎武忙扯了他一把,黄宗羲猛然醒悟,三人赶紧跪倒行礼.朱由检把他们搀起来亲切地道:"你们是来京师参加恩科么?"
第(2/3)页